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1章

光绪之倒楣,在于荣禄、袁世凯、崇绮、徐桐,还有康有为,都拿他当作反面的政治资本,好比一张&ldo;人头支票&rdo;,可借以诈欺搪债。

所不同者,荣、袁、崇、徐,人尽皆知其为后党。

而康有为则打着保皇的鲜明旗帜。

而最讽刺者,则后党与保皇党,都诬赖光绪想以武装夺母之权。

北方谓某人害惨了某人,辄谓之&ldo;送了他的忤逆&rdo;。

荣禄与康有为都送了光绪的忤逆,而光绪实非忤逆。

康有为不特不为之辩,且推波助澜,证成其事。

其肉安足食乎?

康有为拿光绪这张&ldo;人头支票&rdo;行骗的手法是搞勤王。

勤王要人要钱,故必须号召忠义之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梁启超改谭嗣同的诗、改林旭的诗,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梁启超改林旭之诗,不如改谭嗣同之诗之甚。

但小动手脚,意思却大有出入。

先说第一句:青蒲饮泣知何补(原作)

伏蒲泣血知何用(改作)

按:青蒲之典已如前述。

惟其用青蒲,才可以表明是近臣造膝密陈。

今以林旭受光绪特达之知,凡有谏奏,只要办得到,无不嘉纳,根本无须泣谏,更不会无补于事。

然则近臣密陈,&ldo;青蒲饮泣&rdo;的对象,既非皇帝,必是太后。

今改为&ldo;伏蒲泣血&rdo;,不过大廷苦谏,是一般忠烈的言官之所为,并不能表现林旭的近臣的身份,更不能显示泣谏的对象为太后。

&ldo;泣血&rdo;亦不典,或者由评丁卯的诗:&ldo;却赖汉庭多烈士,至今犹自伏蒲论&rdo;而来,以&ldo;泣血&rdo;之泣来强调&ldo;烈士&rdo;之烈。

这句诗中,梁启超用意最深的是改掉&ldo;青&rdo;字,抹煞&ldo;青蒲&rdo;即所以隐瞒林旭曾有向慈禧力谏之意。

因为这表现了林旭调和两宫的本心,变成妥协主义。

而梁启超要表现势不两立的战斗精神,当然要隐藏林旭的真心本意。

末一字改&ldo;补&rdo;为&ldo;用&rdo;,亦所以表现并无商酌的余地。

再谈第二句:慷慨难酬国士恩(原作)

慷慨何曾报主恩(改作)

原作及改作酬报深恩的对象,虽皆为光绪,但报恩的原因大不相同。

这一点于林旭的原意,颇有出入。

相邻小说
不要和奸臣谈恋爱  姚远的守护  食色佳人  天生喜欢你  穿越五胡乱华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认错反派后我嫁进了豪门  重生之AI教父  将军宠妻日常  好天气  男神,笔记借我  在仙界开神兽幼儿园  暴君刘璋  婉拒阎王三千次  缇萦  与酆都大帝成婚后我红了  帝国第一宠婚  爱神爱作怪系列  你是我的肺  云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