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4章

近代名人小传记徐致靖、徐仁铸父子云:康有为乙未上书,名满海内,翁同虽举其贤能,而特戾密陈,其露章有为宜大用者,则致靖也。

致靖浙人,入宛平籍,同治乙丑进士,授编修,历官至侍读学士,初不交有为。

其子仁铸,以编修督湘学,陈三立方从其父宝箴官湘,黄遵宪陈臬事,梁启超则主时务学堂,皆当时所谓新党也。

仁铸为学,素服膺黄梨洲、顾亭林,志在经事,及接诸人,维新益力,乃书告致靖举有为,以其久简帝心,一可邀峻擢,致靖遽论,而附以张元济诸人,半隶保国会,政变竟坐长系,仁铸革职永不叙用,上书乞代父囚不允,庚子敌兵入,得出。

按:此记大致翔实,惟籍贯有误。

徐致靖江苏宜兴人。

他有两个侄子,谈掌故负盛名,即徐一士及其胞兄凌霄汉阁主人徐彬彬。

王照《方家园杂咏》:内政何须召外兵,从来打草致蛇惊。

皱词已辟臧三耳,岂料乘机起项城?(下注:在袁氏奉诏来京之十日前,南海托徐子静及谭复生、徐莹甫分两次劝余往聂功京处,先征同意,然后召其入觐,且许聂以总督直隶,余始终坚辞,曾有王小航不作范睢语。

迨至召袁诏下,霹雳一声,明是掩耳盗铃,败局已定矣。

当日徐子静以老年伯之意态训余曰:&ldo;尔受皇上大恩,不乘此图报,尚为身家计,于心安乎?&rdo;余曰:&ldo;拉皇上去冒险,心更不安,人之见解不能强同也。

&rdo;后乃知往小站征袁同意者,为子静之侄义甫,到小站未得见袁之面,仅由其营务处某太史传话,所征得者模棱语耳。

夫以死生成败关头,而敢应以模棱语,是操纵之术,已蓄于心矣。

子静为徐致靖的号,莹甫为致靖次子仁镜,与其兄仁铸并为翰林。

功亭则聂士成;义甫名徐仁录,为彬彬之兄。

所谓&ldo;某太史&rdo;者,指徐世昌,&ldo;编修&rdo;别称&ldo;太史&rdo;,徐世昌是光绪十二年丙戌的翰林,由于文字不佳,从未得过考差及其他差使,是其黑无比的一名穷翰林,因而往依袁世凯。

袁以直隶臬司的职衔,在小站练&ldo;新建陆军&rdo;,为荣禄的&ldo;武卫五军&rdo;之一。

翰林身份,至为清贵,竟入监司幕府,未之前闻。

但徐世昌竟以此渊源,在清末即已入阁拜相,则其看中袁世凯的眼光,亦自有不可及处。

至于徐致靖,实为首荐康有为之人。

戊戌七月二十六日,并首荐袁世凯。

奏疏中颇为袁世凯委屈,中有一段云:臣查日本变法之初,妙选将才,立三重镇。

今诚患无将帅之才,幸而得其人,必当隆其位任,重其事权,似不宜加以钤束,置诸人之下。

夫兵,机事也,缓急有变,大敌当前,禀命则失机宜,专命则嫌骄蹇,既不足尽其才用,且因以贻误事机。

袁世凯昔使高丽,近统兵旅,谋勇智略,久著于时。

然而官止臬司,受成督府,位卑则权轻,呼应不灵,兵力不增,皆为此故。

臣以为皇上有一将才如袁世凯者,而不能重其权任以成重镇,臣实惜之。

伏乞皇上深观外患,俯察危局,特予召对,加以恩意,并予破格之擢,俾增新练之兵,或畀以疆寄,或改授京堂,使之独当一面,永镇畿疆。

庶几猛虎在山,藜藿不采;边有重镇,强敌销萌。

第二章必死之心(2)

此疏实为康有为所代草。

奏上,即有&ldo;电寄荣禄,着传知袁世凯,即行来京陛见&rdo;之谕。

戊戌政变由点燃袁世凯这根导线而爆发,点火者康有为借徐致靖之手而为之,所以我说徐致靖是戊戌政变中极有关系的人物。

照王小航(照)的记载,康有为与徐致靖先是想游说聂士成,其后乃看中袁世凯。

戊戌政变后,王照与康有为同时亡命日本,由于康自称奉有光绪的&ldo;衣带诏&rdo;,受密命起兵勤王,借此以筹办大事募饷为名,到处敛财,为王照所卑视。

相邻小说
将军宠妻日常  男神,笔记借我  帝国第一宠婚  穿越五胡乱华  与酆都大帝成婚后我红了  天生喜欢你  缇萦  食色佳人  你是我的肺  在仙界开神兽幼儿园  姚远的守护  暴君刘璋  云清霜  不要和奸臣谈恋爱  认错反派后我嫁进了豪门  好天气  重生之金三角风云  重生之AI教父  婉拒阎王三千次  爱神爱作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