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01章

由于不负责这一案件的审理,桑山不便干预。

负责这一案件的同事丸冈继承了一审检察官的论点。

这不是出于丸冈检察官个人的考虑,而是从一审阶段就根据上峰的意志‐‐命令决定的。

法官各有各的&ldo;自由心证主义&rdo;,检察官却没有。

即使一审检察官的论点与事实方面不符,上一审的检察官也要继承其论点。

所谓&ldo;检察一体化的原则&rdo;太死板,有时就是违反被告人的利益,也要采取拥护这一体系的不合理倾向。

桑山确认冈野不是凶手,真凶是佐山道夫。

如果自己是审理这一案件的二审检察官,就可以明确冈野的自供不可信,揭露出佐山道夫不在现场证明的骗术。

就是说,可以抓住位山自己作的证言的矛盾,进而追究杀害波多野雅子的罪行。

当然,这样做有很大的困难。

首先,冈野正一对佐山没有丝毫怀疑,没发现上了他的圈套;而且,由于没有第三个人怀疑是佐山犯罪,所以没提出这样的疑问。

怀疑的只是检察厅内部的桑山和樱田,因此提出问题的方法着实是件头痛的事。

由于二审不是重复同一审同样的审查,原则上是事后审查一审的判决,因而提出一审判决后的新证据是个重要条件。

要撤销原判或驳回重审,必须发现严重的&ldo;原判失误&rdo;。

然而,明知真正的罪犯不是被告而是他人,只因为不能违反&ldo;检察一体化的原则&rdo;,只因为自己不负责本案,就对冈野正一的二审不闻不问?

桑山信尔先将自己的看法非正式地告诉了丸冈检察官,接着又向检察长进言,但都以失败告终。

还有什么办法?

在一些犯罪案件中,往往案犯尚未逮捕,就形成了一个罪犯的形象。

这是出自于侦查人员的经验主义。

发现特定的嫌疑人时,是否将其人的形象与犯罪的情形联系在一起,是个重要的问题。

即使有嫌疑人,如果同犯罪内容相差很大,那就会有不相称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推断就没有把握。

桑山之所以认为佐山道夫杀害枝村幸子的嫌疑很大,是因为从前后情况来看,福冈县二日市武藏温泉杀人案也是他所为。

被害的那个年轻姑娘同佐山有关系,在杀害她时,佐山利用了偶然从精神病院出走的疯子。

杀害波多野雅子的手法同那次案件一模一样。

在武藏温泉案件中,他在天拜山寺院的山林里作案;杀害波多野雅子时,他选择了御岳的山林。

两人都是与他有关系,成为障碍后,被他除掉。

前者是由于成了他前途的累赘;后者则是因为失去利用价值后,成了他的绊脚石。

最后的这个枝村幸子同前两位倒略有不同。

她推测出波多野雅子自杀的真相,从心理上控制道夫。

他被迫要同她结婚。

对未来怀有野心的往山不难想到,幸子的存在束缚着他。

就是说,枝村幸子也成了佐山的绊脚石,而且,幸子是个比前两者更棘手的货色。

认为佐山道夫是杀害枝村幸子的凶手,是因为他的人物形象与案件内容十分紧密。

可是,在枝村幸子案中,罪名落在他人头上,一审判决有罪,佐山道夫始终站在&ldo;证人&rdo;席上。

要想改变这一点,让&ldo;证人&rdo;站到&ldo;被告&rdo;席上谈何容易。

直接证据一件也没有,法庭认定的直接证据个个证明冈野正一是罪犯。

在间接证据上,倒是佐山道夭不利,这一点隐藏在被告冈野的背后。

冈野在警察署作的自供当然是不实的,但正像犯罪学家说的那样,嫌疑人若一度自首,其他证人就会作出在心理上受到自首影响的&ldo;证言&rdo;,这些证言将成为间接证据,紧紧束缚着嫌疑人或被告人。

桑山向副检察长申述了意见,涉及了佐山道夫。

可是,副检察长郑重而冷淡地驳回了他的意见。

相邻小说
道影  重回高三之逆袭人生  老婆太迷人了怎么办  写字楼噩梦  罗三郎的异世致富之路  古村惊魂  见习偶像[娱乐圈]  佞臣  抓到一根草  夏天走失在青石街  重生之第一仙侣  文艺复兴:命运狂奏  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今天也在醉奶  惊魂夜  重回八零去努力  三色猫恐怖馆  姜爷心尖宠她从乡下来  重回七十年代做学霸  欧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