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98章

只要国家强大,德国人同样可以忽视宪政民主之原则问题。

俾斯麦上台后,在没有议会批准预算的情况下,居然波澜不惊地统治了4年。

议会对这种违宪行为,在1866年奥地利战争胜利后,竟然以230票对75票的绝对多数通过了豁免责任的法案。

德国人对待强国问题的态度,俄国人巴枯宁在1873年出版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中的描述,尖刻而又不失深刻。

巴枯宁认为&ldo;德意志人想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强大的国家&rdo;。

二、斯大林有个著名的论断:&ldo;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rdo;历史上可以找出许多弱肉强食的例证,斯大林自己就曾把波罗的海三国掳进苏联的囊中,但是,历史的经验还一再显示,发达强国因为政体的缺陷,统治者将国家推向战争的漩涡后,难以自拔,甚至最后难以自保,沦落为饱尝战争之苦的挨打国家。

国家安全与否,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大小的问题。

古往今来的历史,概括不出这样的教条:军事实力强大者就安全,实力弱小者就危险。

迷信这样简单的教条,并用这样的教条指导国家战略,极其危险。

日本帝国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ldo;挨打&rdo;,德意志第二帝国、纳粹德国之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ldo;挨打&rdo;,并非因为它们&ldo;落后&rdo;。

这些国家当时都是称雄一方、最为发达的世界强国之一。

相反,军事、经济实力远远不及纳粹德国的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反而比强大的德国实际上更安全。

毕竟,某个时候国家安全与否,跟这个国家的地缘特征、民众情绪、外交战略、政体等等,都不无关系,而非简单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大小问题。

就拿纳粹德国来说,在入侵波兰之前,没有哪个大国秣马厉兵要先发制人跟它血战一场,换言之,在侵略波兰之前,德国的国家安全并不缺乏保障。

可是希特勒却把德国拖进了一场世界大战。

二战不仅让数百万德国人送了性命,而且第三帝国灰飞烟灭之际,也是德国满目疮痍之时。

1945年3月3日,戈培尔的日记里写道:&ldo;战争,尤其是空袭迄今已经使帝国的大约六百万幢住房完全毁坏。

这对1939年拥有二千三百万幢住房总数的帝国来讲是个不小的损失。

&rdo;

其实,并非所有的德国人都愿意看到国家落得这般下场。

早在1940年,德国人中间就流行着这样一则笑话:

希特勒、戈林和戈培尔乘坐的飞机坠毁了。

3个人全死了。

谁得救了?

答案是:德国人民。

确实如此。

平心而论,德国被炸得稀巴烂,还遭占领、肢解,并不是希特勒冀望的结果,甚至闪击波兰引发世界大战,也不是希特勒的初衷。

相邻小说
居家型男友  少年出马仙  离婚后,能回溯过去的我赚翻了  我的前夫  悔教夫君觅封侯  曹操跟我打天下  疯子的爱情  懂事  [家教同人]Whisper of Cloud  你单身,有我正好  重生后她被憨憨相公娇宠了  夫君他不可能是黑莲花[重生]  娇怜  改革及其敌人  狂妄太子:我不是储君谁是  这个太监我要了  家有萌妻之美色勾人  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  水浒凌云志  NPC开眼看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