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49章

紧跟着,全国总工会九届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批准,为全国工会系统的一个重大错案彻底平反。

这个重大错案是:1958年,在全国总工会的整风会议上,全总主席团委员董昕和王榕、八届执委陈用文和杜存训等同志,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工会要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负责地开展各项活动;工会要反映职工疾苦,支持群众的合理正当的意见与要求,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等等。

毫无疑义,这些建议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有人断然指责这是&ldo;工团主义&rdo;、&ldo;经济主义&rdo;,进行了严厉批判。

在整风会议之后举行的全总八届二次执委会上,有人又根据这一错误批判通过了这样的决议:撤销董昕的全总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职务、王榕的全总主席团委员职务、陈用文的全总八届执委和主席团委员职务、杜存训的全总八届执委职务。

决议还要求各地工会系统,根据全总整风会议精神,开展&ldo;拔白旗&rdo;运动,使全国各级工会有同样意见和主张的大批干部受到了批判,有的还被戴上了&ldo;反党&rdo;的帽子,受到了组织处分。

如此种种的倒行逆施,严重挫伤了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大大削弱了工会和职工群众的联系。

&ldo;文革&rdo;中,林彪、&ldo;四人帮&rdo;又利用这一错案,把&ldo;文革&rdo;前十七年的工会工作说成是&ldo;黑线统治&rdo;,大搞&ldo;砸烂旧工会&rdo;,给全国工会工作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1979年秋天,全国总工会九届二次执委会扩大会议根据中央的批准,宣布为董昕、王榕、陈用文、杜存训等同志恢复名誉;各地工会对所有被株连批判和受到处分的同志,也随之一律予以复查纠正,解除了压在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头上的&ldo;工团主义&rdo;、&ldo;经济主义&rdo;的帽子。

不久,中共文化部党组为所谓的&ldo;二流堂&rdo;平了反。

何谓&ldo;二流堂&rdo;?

说来这是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大笑话!

抗日战争期间,从上海等地转移到重庆的文化、戏剧、电影、美术、新闻界人士吴祖光、丁聪、吕恩、张正宇、张光宇、盛家伦、戴浩、高汾、高集等人没有落脚地,回国参加抗战活动的爱国华侨唐瑜,为他们搭了一座竹结构简易房。

周恩来指派在南洋时与唐瑜的兄长就很熟悉的夏衍,经常去关照他们;周恩来本人和郭沫若、徐冰等同志,也常去探望他们。

黄苗子、郁风自己有房住,也常去和这些&ldo;流浪者&rdo;吃住在一起。

1943年1月,重庆《新华日报》纪念创刊五周年,举办文艺演出晚会。

戏剧家欧阳山尊、李丽莲夫妇,演出了解放区的著名歌剧《兄妹开荒》‐‐勤劳的妹妹改造好了不爱劳动、有点&ldo;二流子&rdo;劲的哥哥。

由于借住在唐瑜竹制简易房的文化人大多没有固定职业,过着近于&ldo;流浪&rdo;式的生活,对&ldo;二流子&rdo;一词又颇感新鲜而有趣,遂相互对称&ldo;二流子&rdo;。

有一次,郭沫若又去看望他们,也说了句玩笑话,&ldo;我看你们这里就叫做&lso;二流堂&rso;吧&rdo;,还随兴题了块匾。

这样,&ldo;二流堂&rdo;就叫开了,一时传为笑谈。

1955年&ldo;肃反&rdo;,有人硬把这开玩笑开出来的&ldo;二流堂&rdo;说成是&ldo;反革命小组织&rdo;。

1957年,吴祖光、丁聪、黄苗子、戴浩、高汾等人被打成了&ldo;右派&rdo;,经常与吴祖光来往也被打成&ldo;右派&rdo;的影剧界年轻人杜高、田庄、陈敏凡等人,就被定为&ldo;&lso;二流堂&rso;小家族&rdo;。

&ldo;文化大革命&rdo;中,林彪、&ldo;四人帮&rdo;们更把&ldo;二流堂&rdo;打成&ldo;反革命的裴多菲俱乐部&rdo;,想把矛头指向周恩来,许多人因此遭迫害摧残。

中共文化部党组的平反通知指出,&ldo;二流堂&rdo;原来是中共和党外一些倾向进步、要求民主的人士联系的一个场所,对&ldo;二流堂&rdo;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统统予以推倒,凡因&ldo;二流堂&rdo;受冲击、受牵连的同志均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拨乱反正鼓声急&ldo;文革&rdo;中被错判的十八万四千多名&ldo;反革命&rdo;被平反或改正

1979年9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ldo;四人帮&rdo;及其云南代理人制造的所谓&ldo;沙甸反革命事件&rdo;,经党中央批准予以彻底平反昭雪。

沙甸,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回民聚居村。

1968年以后,林彪、&ldo;四人帮&rdo;及其云南代理人推行极左路线,践踏党的民族政策,破坏民族团结,在沙甸和文山、玉溪等地回民村庄,采取了侮辱回民的恶劣做法,引起回族村民的强烈不满。

问题发生后,&ldo;四人帮&rdo;及其云南代理人又进一步混淆敌我,激化矛盾,酿成了1975年7月的武装对抗的沙甸事件,造成了死伤众多的严重后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党中央对这一严重事件的平反,使沙甸等地的回族群众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他们说&ldo;四人帮&rdo;强加在他们身上的&ldo;反革命&rdo;罪名终于被洗刷干净了,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终于又回来了。

在平反善后工作中,负责平反善后的同志关心群众疾苦,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依靠群众共同做好抚恤救济等工作;同时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继续消除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因素,受到了沙甸人民的信任和赞扬。

相邻小说
清穿之娇妃  首辅今天争宠了吗  请开始你的表演  接头  守护鬼传奇  全公司最渣的崽  初恋要吃回头草  最好不相遇  今夜哪里有鬼系列4无罪之都  致遥远的你  师傅越来越幽默  四十一炮  [综英美]小中二  第一战场分析师  噗!今夜哪里有鬼  百年好合  [综]一梦一渣  蒙曼说唐:乱世红颜  [综]距离本丸崩溃还剩十三天  穿越男的重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