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70章

其实,杨鹤之言道出了一个敏感而尖锐的问题,即在严重天灾之时官府的责任。

封建帝王常常以&ldo;爱民如子&rdo;自我标榜,当成千上万的黎民百姓挣扎在死亡边缘之时,全力赈灾以解民忧应该是官府最起码的责任。

但是从万历末年至崇祯即位,面对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及饥荒,朝廷上下似乎无动于衷,根本没有采取必要的救灾减灾措施。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不仅对大批奄奄待毙的饥民漠不关心,而且一如既往地严催钱粮,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可以说,无法回避的自然灾害是对一个社会的严峻考验,这种考验涉及官僚体制、社会矛盾等诸多问题。

在远离洪荒时代之后,抵御自然灾害更须依赖社会的力量,封建官府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

而在明朝末年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大明王朝显出了行将就木、病人膏肓之态。

社会内部各种矛盾暴露无遗,可以说,这种&ldo;人祸&rdo;才是明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的根本原因。

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之始,虽有严厉打击魏忠贤阉党之举,但面临积弊重重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却束手无策,甚至有意无意地为这种危机推波助澜。

当时,自皇帝以下至文武百官欲壑难填,精于敛财,敲剥民髓,无所不用其极。

从万历皇帝开始,当朝天子就公开向民间搜刮钱财。

他派出大批矿监税使,到处恫吓要挟,掠夺民财。

以后诸位皇帝也继承了这种&ldo;癖好&rdo;,每年供给皇室的一百多万银两,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与此同时,明朝边庭不宁,调动兵马必需大批款项,这样一来政府财政便陷入了崩溃的境地。

为弥补亏空与不足,官府便向平民加派各种饷银,这无疑是剜肉医疮、饮鸩止渴的做法。

上行下效,当朝皇帝贪婪成性,各级官员也不放弃层层盘剥的机会,因此各种名目的摊派均被强加在普通百姓身上。

火上浇油,敲骨吸髓,黎民百姓的命运可想而知。

每当催征钱粮之时,如狼似虎的差役用重刑责罚无法如数交纳的民户,衙门之外常常血流盈阶,惨叫声、斥骂声响成一片。

无奈之下,百姓卖子鬻妻,逃亡遍野,这种惨无人道的欺压与折磨必然引起人们强烈的愤慨与仇恨。

让人更加无法容忍的是,就在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与饥馑到来后,各地官府不仅没有全力赈济饥肠辘辘的灾民,不少官吏竞为保全自己的乌纱帽,不顾百姓的死活,变本加厉地催逼粮饷。

马懋才曾指出:陕西各地官员在百姓九死一生之际,不蠲不减,严为催科。

而且全部钱粮都强加于残存的民户身上,导致残存人家只好抱恨而逃,四处躲避。

在无处存身之后,则相率为盗,&ldo;此&lso;盗&rso;之所以遍秦中也。

&rdo;言下之意,真正将普通平民&ldo;逼上梁山&rdo;的是贪暴无比的封建官府。

对此,后人有诗曰:闯王(即李自成)来,城门开,闯王不来,谁将衣食与吾侪。

寒不得衣饥不食,还把钱粮日夜催。

更有贪官来剜肉,生填沟壑诚可哀,欲得须臾缓我死,不待闯王更待谁?

闯王来兮我心悦,闯王不来我心悲。

君不见,朱泚当年据关内,大呼街市免加税,又不见,刘豫当年据汴城,声传乡邑捐重征。

民畏重征不畏盗,自古如斯君莫惊。

寄语有司各守职,慎勿迫民使为贼!

如火如荼的农民暴动使明朝官府上下惊慌失措,正如杨鹤所言,当时最简单而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赈济饥民,安置复业,用釜底抽薪的方式瓦解各地暴动队伍。

相邻小说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一念执着  淡淡的距离  第七重解答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老公是植物人  七零之咸鱼养娃  盲村隐锁  魔王的绝地求生  亡朝不过如此  向日倾  和亲公主[GL]  二探黄金镇  五师妹  姣童言兮  野尘埃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在梵高的星空下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