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69章

崇祯皇帝朱由检曾无奈地叹息:&ldo;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

&rdo;此言虽有朱由检掩饰自己过失的成分,但说明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在崇祯帝登基之始,明王朝就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从这一点上讲,朱由检的确是相当不走运。

关于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史学界已基本取得共识,即其酝酿于万历、天启年间,崇祯即位改元之际,顿成风起云涌之势。

引发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最直接的原因为&ldo;天灾&rdo;,即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或绝收,从而使各地普遍出现前所未有的饥荒,对于成千上万的平民而言,这种饥荒就意味着死亡。

明代末年的自然灾害具有相当突出的特征,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涉及地区广;三是各种灾害密集交织。

陕西是明末农民战争的策源地,同时也是当时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据雍正《陕西通志》的记载,从万历初年到天启末年的五六十年间,陕西地区就已灾害频仍,无岁无之,其种类包括旱、蝗、水、雹、地震、山崩、瘟疫等等,似乎将各种难堪的灾害来了一个大汇总。

而在明代,陕西又是中国北方土地贫瘠、农业生产相当落后的地区之一,罕见的自然灾害必然使陕西地区的粮食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

&ldo;民以食为天&rdo;,天灾肆虐导致颗粒无收,靠天吃饭的平民只有在死亡线上挣扎。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ldo;关中大饥,十岁儿易一斗粟&rdo;。

至崇祯初年。

困惫已极的大批饥民仍不得半点苏息,不甘心饥饿而死的人们被迫走上了四处抢掠之路。

当时陕西延安籍的官员马懋才回乡省亲,目睹了当地的惨况,所撰《备陈灾变疏》为我们揭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惨况,读来令人骨鲠在喉,心情难以平静。

马懋才在疏中讲道:崇祯元年(1628年)。

延安府又罹亢旱,一年无雨,草木枯焦,粮食绝收。

八、九月间,饥民们争先采摘山间蓬草为食,其籽苦涩,食之仅得不死。

至十月,蓬草也被挖掘一空,树皮又成为替代的充饥之物。

据说只有榆树皮口感稍好,却较难得,只好与其他种类树皮相杂而食,藉之可以稍延性命。

至年终,树皮也被剥取干净。

饥饿难耐的人们只好开始以山中石块为食。

有一种名为青叶的石头,味腥而腻,少食即饱,但不过数日,必腹胀下坠而死。

成人尚自身不保,那些襁褓中的婴儿之命运就可想而知。

城外粪场便成为弃婴场,号泣之声让人肝肠寸断。

另外,延安府各县外均有数个大坑,用以掩埋死者。

据马懋才亲眼目睹,仅安塞城外三个可容数百人的大坑已堆满尸体,而附近没有送来的尸体又不知有多少。

这是当时相当普遍的现象,马懋才得出结论道:&ldo;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

&rdo;

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国农民躲避饥荒最常用的方式便是远走他乡,四方流移求食。

因而在以往各个王朝中,每当严重自然灾害来临之时,大批流民随之产生,由此出现的社会问题也常常使当朝执政者备感棘手。

明朝末年,情况大为不同。

相邻小说
亡朝不过如此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向日倾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在梵高的星空下  和亲公主[GL]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盲村隐锁  野尘埃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姣童言兮  魔王的绝地求生  淡淡的距离  老公是植物人  七零之咸鱼养娃  二探黄金镇  第七重解答  五师妹  一念执着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