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57章

这位被称作&ldo;太岳相公(先生)&rdo;的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湖广江陵人(今属湖北),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

张居正少年得志,12岁进学成了秀才,16岁中举,23岁就以二甲进士及第的身份,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便步入宦途。

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张居正一向注意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难题,悉心探究历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

他曾于隆庆二年(1568年),向明穆宗上了一封《陈六事疏》,试图厘革嘉靖以来的种种弊端。

张居正提出的改革主张主要有‐‐省议论(杜绝空言,实事求是)、振纲纪(整肃风纪,严明法律)、重诏令(令行禁止,提高效率)、核名实(严格考课,选拔人才)、固邦本(轻徭薄赋,安抚民众)和饬武备(激发士气,演练精兵)等。

虽然在当时的情势下,这些主张一时还未能付诸实施,但从中大略可看出张居正改革的最初蓝本。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去世,太子朱翊钧即位,改元&ldo;万历&rdo;,此即明神宗。

稍后,作为阁臣的张居正与宦官冯保联手,逐走了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并在穆宗陈皇后和神宗生母李贵妃的支持下,出任内阁首辅。

其时,明神宗视张居正为&ldo;擎天一柱&rdo;,对之极为畏惮,一向言听计从。

在朝的文武大臣,对于张居正更是不敢骈肩称雄。

故此,万历前期的10年间,张居正独擅威柄,成为明朝最有权势的一位内阁首辅。

凭借着自身的权威和宫廷的支持,他雷厉风行地对当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张居正改革。

它使得暮气沉沉的大明王朝,出现了回光返照的最后一抹辉煌,史称&ldo;盛明&rdo;。

自万历初年开始的张居正改革,首先是从整饬吏治开始的。

此前,张居正目睹嘉、隆时期的吏治腐败,对于官场上因循敷衍的风气早已是深恶痛绝。

他曾引用一句俗谚‐‐&ldo;姑口顽而妇耳顽&rdo;。

形容官场上的泄沓之风。

在他看来,官场中的上下级关系犹如婆媳关系。

做婆婆的尽管终日在嘴上唠唠叨叨,但媳妇却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这种关系,使得整个&ldo;家政&rdo;显得一团糟糕。

朱东润先生在《张居正大传》中,曾以其生花妙笔勾勒出张居正时代明朝政府的工作效率:十六世纪的中国民族血液里,已经渗入因循底(的)成分,&ldo;置邮而传之四方&rdo;,成为一切政令的归宿。

法令、章程,一切的一切,只是纸笔底(的)浪费。

几个脑满肠肥的人督率着一群面黄肌瘦的人,成日办公,其实只是办纸!

纸从北京南纸店里出来,送进衙门,办过以后,再出衙门,经过长短不等的公文旅行以后,另进一个衙门归档,便从此匿迹销声,不见天日。

为了调整积习生弊、颓废不振的上下级关系,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张居正推行&ldo;考成法&rdo;,其主要内容是加强内阁的行政和监察责任,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监察职能。

六科是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百司相应而设的监察机构,张居正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

考成法还对六部、都察院等具体行政衙门实施随事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办事严立期限,不许积压拖拉,通过严格的考勤、考绩,甄别官员的勤惰、贤愚,以作进退、黜免的依据。

他还让中央各部衙门将拟办的公事登记造册,分别制定一式三份的收发文簿用以留底、备注和送交内阁查考,严立期限完成,按月检查,每年总结。

凡有拖延、积压,均予以严肃处理,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这一严密而又完整的考成系统,将宦官统率六科、稽查章奏权移交内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宦官干政的可能,极大地提高了内阁的权威,使权力集中于首辅,从而加强了号令天下的中央集权。

相邻小说
第七重解答  七零之咸鱼养娃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魔王的绝地求生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  和亲公主[GL]  亡朝不过如此  一念执着  向日倾  盲村隐锁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姣童言兮  老公是植物人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二探黄金镇  野尘埃  五师妹  在梵高的星空下  淡淡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