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5章

其次,当时的中国只有&ldo;天下&rdo;观而不曾有&ldo;世界&rdo;观。

明成祖在南京天妃宫碑上勒石留世的诗中这样写道:视天下兮福苍生,民安乐兮神悠宁,海波不兴天下平,于千万世休养声。

这里的&ldo;天下&rdo;,既指明朝的两京十三布政司,也包括中国四周的&ldo;外夷&rdo;。

明朝统治者对外并无平等的国家观念,而是实行一种怀柔政策,以&ldo;天朝上国&rdo;之君主自居,通过&ldo;宣德化而柔远人&rdo;的方式,让一些国家前来&ldo;朝贡&rdo;,表示对中国的&ldo;臣服&rdo;,以满足&ldo;惟我独尊&rdo;的虚荣心。

尽管下西洋是一种政治行动,为此在经济上作一些必要的牺牲本无可非议。

但这种怀柔政策,以中国在经济上吃亏。

而在政治上得到虚名来实现的。

&ldo;厚往薄来&rdo;,从不计较海外诸国贡物的好坏多寡,回礼一律从丰,以奖励他们远来中华的诚心。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大政治影响,而不在于发展海外贸易,故出使期间所进行的贸易,都被限制在&ldo;朝贡贸易&rdo;的范围之内。

许多国家在朝贡的名义下与中国做着发财的生意,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使得外国使节们以空前的规模从各个地方带着贡品来到中国。

虽然熙来攘往,煞是热闹,但这种朝贡贸易,对于中国而言只有政治意义,而无经济价值,反而成为国家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

早在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就已经深深地感到朝贡贸易是一项重大的经济负担,郑和下西洋招来的一批又一批的使节,使得赏赐开支应付不暇。

据统计,永乐年间,每年来贡的外国使团平均有7个。

在六下西洋回朝时,竟出现了16国派遣使臣1200人同时来朝的局面,这确实是旷古未有的&ldo;盛事&rdo;。

不过,在统治者为此心花怒放的同时,由此颁发的赏赐品之耗费,显然也是空前的。

就这样,朝贡贸易的规模越大,明政府的开支就越多;前来朝贡的次数越多,明朝财政的亏损就越大。

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国库枯竭、财政短绌。

很明显,这种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做法,一旦国力衰落,自然便难以为继。

故而明代中叶以后,便再也无法派人出使西洋。

其实,对于下西洋,朝廷中一直就存在着反对意见。

永乐末年,当年曾支持下西洋的袁忠彻就曾&ldo;谏取宝之非&rdo;。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北京皇宫三大殿遭回禄之灾,明成祖&ldo;诏求直言&rdo;,翰林院侍读李时勉等极言下西洋之弊。

成祖虽龙颜不悦,但还是下令暂行停止下西洋的举措。

此后,对下西洋的非议日渐增多。

成祖死后,即位的明仁宗即从原户部尚书夏元吉之言,下诏:&ldo;下西洋诸番等国宝船悉皆停止。

相邻小说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魔王的绝地求生  向日倾  淡淡的距离  七零之咸鱼养娃  亡朝不过如此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  一念执着  姣童言兮  盲村隐锁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五师妹  二探黄金镇  野尘埃  第七重解答  在梵高的星空下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和亲公主[GL]  老公是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