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1章

朱元璋文化专制的各项措施犹如&ldo;水银泄地,无孔不入&rdo;,既然他对古今圣贤的言论都看不上眼,干脆自己动手编起书来。

朱元璋编书还注意针对不同的读书对象。

如给皇族编辑的有《皇明祖训》、《永鉴录》、《昭鉴录》等,其中后两种书将历代宗族及藩王叛乱谋逆者的事迹进行整理,令皇族成员勿蹈覆辙。

给朝臣编辑的有《世臣总录》、《精诚录》、《忠戒录》等,这些书无非将历代所谓&ldo;忠臣&rdo;的事迹汇总起来,让朝臣仿效。

另外,也有专为武臣编辑的《武将大诰》,及为普通百姓编辑的《孝慈录》等。

这些书集中反映了君权神圣的思想,天下士民只有以此为圭臬,循规蹈矩地服从帝王的旨意,否则就有身家性命之忧。

有明一代,文字狱以及对思想的钳制,以明初最为酷烈,并为以后各代帝王树立了样板。

譬如,永乐年间,饶州士人朱季友向明成祖献所著书,他在书中激烈地抨击了程朱理学的观点。

朱棣看后大发雷霆,骂道:&ldo;此儒之贼也!

&rdo;当时朱季友已年过古稀,朱棣仍派人将他押回原籍,当众行笞,尽毁其所著书。

文网之深密,并不次于洪武之时。

总之,明代皇帝对士民思想禁锢的程度要超过以往各个封建王朝,尤其是以八股文为特征的科举制度更为后人所唾弃。

虽然明朝灭亡后,一些思想家曾疾言痛诋专制帝王的罪恶。

然而,继起的清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又上演了一幕幕&ldo;文字狱&rdo;的惨剧,与朱元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显然,专制制度的存在,是造成这种悲剧轮回的症结所在!

三宝太监下西洋夸耀&ldo;我祖上也阔过&rdo;,早已是国人所鄙弃的浅薄心态。

但无须我们夸耀,明朝的一位太监带领庞大的船队的的确确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这一页辉煌的历史或许可让现代中国人备感自豪,更使我们品味到自豪后心中泛起的苦涩。

洪武九年(1376年),山西平遥训导叶伯巨的一份奏疏,让明太祖朱元璋勃然大怒,道:&ldo;这是离间我骨肉,快点抓来,我要亲手射死他!

&rdo;

原来,朱元璋在加强皇权的同时,大力推行分封制,将其24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全国各地。

对此,他踌躇满志地以为‐‐分封诸王世袭镇守,以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便足以辅弼皇室,确保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然而,他没有料到,藩国势力的发展,势必将威胁中央皇权的安全。

倒是人微言轻的叶伯巨,敏感地预见到了这一点,遂以汉初的&ldo;七国之叛&rdo;和西晋的&ldo;八王之乱&rdo;为例,上书直言分封制的弊害。

然而,朱元璋不仅一意孤行,反而将他囚死狱中。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龙驭宾天。

尸骨未寒,骨肉之间便展开了血腥的厮杀。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攻夺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史称&ldo;靖难之役&rdo;。

这场刀光剑影的兵燹持续了3年,建文四年(1402年),势如破竹的燕兵攻入京师(今江苏南京)。

在一场混战中,皇宫大院燃起了大火。

相邻小说
野尘埃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在梵高的星空下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向日倾  和亲公主[GL]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第七重解答  二探黄金镇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盲村隐锁  五师妹  姣童言兮  亡朝不过如此  七零之咸鱼养娃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  一念执着  老公是植物人  魔王的绝地求生  淡淡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