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0章

朱元璋掩过饰非的虚荣心极强,悦美言而喜奉承。

绝对不能容忍臣下不恭不敬的行径,就是对于无声的意念也不放过。

他曾微服私游,进到一座寺庙之中。

不料一抬头见影壁上题有一首&ldo;布袋佛&rdo;诗,其文曰:大千世界活茫茫,收十都将一袋藏。

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这首貌似无奇的诗文大有深意。

朱元璋曾为四处行乞的游方僧,天下人所共知,此诗以&ldo;布袋佛&rdo;为题,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暗喻之意。

这位&ldo;布袋佛&rdo;的确过于贪婪了,竟要将大千世界收进自己小小布袋之中,岂不知这样一来就断绝了天下人的活路。

诗人委婉地劝解&ldo;布袋佛&rdo;松一松布袋,让天下士民透透气,又有何妨?此诗喻意之辛辣,令人叫绝。

无怪乎朱元璋览毕,血贯瞳仁,暴跳如雷,盛怒之下竟命将此寺僧人全部处斩,上演了明初文字狱最酷烈的一幕。

&ldo;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rdo;用这两句现代学者的诗文来形容明初文士的境况,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

专制帝王无限的权力使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草菅人命,无数饱学的文人儒士只落得俯首帖耳、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诚令后人为之浩叹!

在&ldo;文字狱祸&rdo;之外,朱元璋处心积虑地加强对天下士民思想的钳制,这突出地表现在大力推崇宋明理学及对科举考试的规范上。

与滥施淫威地大肆屠戮相比,这些措施更能&ldo;触及人的灵魂&rdo;,故而要高明得多,影响更为深远。

朱元璋明确地认识到&ldo;治本于心&rdo;,即天下治理在于对士民思想的控制。

而且&ldo;本于心者,其用无穷&rdo;,甚至胜于&ldo;本于法者&rdo;。

也就是说对天下黎民思想的控制,其有效程度要超过严刑厉法。

朱元璋即位之后,大力尊崇孔子。

在全面否定元朝制度的同时,却承认元朝加封孔子的&ldo;大成至圣文宣王&rdo;的谥号,多次召见孔子的后裔,称颂孔子&ldo;明彝伦之精微,表万世之纲常&rdo;,为&ldo;万世帝王之师&rdo;。

他宣称:&ldo;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相并。

&rdo;因而大力鼓吹《四书》、《五经》。

朱元璋说:&ldo;四书五经如五谷,家家不可缺。

&rdo;同时提倡程朱理学。

他明令&ldo;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即程朱理学之代称)不讲&rdo;。

这样,明朝初年的思想界便成为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

如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习内容,完全以宋儒所注的《四书》、《五经》及朱元璋审定的《大明律》、《大诰》为本,明令诸生&ldo;笃志圣贤,潜心古训,违者罪之&rdo;。

明朝规定,府、州、县学的诸生,必须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才能人仕,这就使国子监(或称&ldo;国子学&rdo;)成为培养各级官吏的主要基地之一。

而受过国子监教育的各级官僚,于不自觉中便成了程朱理学的信徒。

相邻小说
向日倾  魔王的绝地求生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七零之咸鱼养娃  盲村隐锁  淡淡的距离  五师妹  野尘埃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老公是植物人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在梵高的星空下  一念执着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  二探黄金镇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第七重解答  亡朝不过如此  姣童言兮  和亲公主[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