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8章

朱元璋大戮功臣的主要动机不外乎是消除对朱氏皇权的威胁,他挖空心思地将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不允许任何人有僭越不轨之谋。

从这个意义上讲,明代初年大力征召天下贤士,正是为了让大批新人充实于朝廷各部及州县衙门,以取代那些朱元璋忌讳的开国功臣。

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对皇权自然不敢有任何的僭越之念,然而,这却引起了行武出身的勋臣们的强烈不满。

他们便寻找各种借口加以反对,文士喜好讪谤,成为他们攻讦的缺陷之一。

洪武初年,朱元璋为延揽天下英才,决定开科取士。

这本是历代相传选拔人才的最佳手段,诸位勋臣却颇有异议。

他们认为此为皇帝崇尚文士之举。

朱元璋理解他们的心情,便耐心启发道:&ldo;世乱则用武,世治则用文。

&rdo;诸位武臣反驳道:&ldo;陛下所云固然在理,但读书人用心歹毒,特擅讥讪,如不警觉,即受其愚弄。

张九四(即张士诚原名)起初诚意优礼文人儒士,甚至请他们为自己更名,这些文士竟给他取名为&lso;士诚&rso;。

&rdo;朱元璋不以为然道:&ldo;此名甚美,何足为怪?&rdo;诸位武臣道:&ldo;《孟子》有&lso;士诚小人也&rso;句,张九四怎会知道?&rdo;朱元璋闻听,如梦方醒,心中恼怒万分。

没想到白面书生在舞文弄墨之间竟能含沙射影,任意褒贬!

朱元璋自然担心自己也会煳里煳涂地陷于被愚弄、被讥诮的境地。

有人认为,明初文字狱(即文字之祸)由此而兴。

显然,文武大臣之间的矛盾也是引发明初文字狱的原因之一,武将们的提醒使朱元璋对他不甚介意的文士也多了几分戒备之心。

本来&ldo;眼里不揉沙子&rdo;的朱元璋从此更是明察秋毫,文士以所著文字罹祸的惨剧接二连三地发生。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ldo;明祖通文义,固其天纵,然其初学问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误杀人,亦已不少。

&rdo;事实证明,朱元璋以文字杀人,并非由于学问不深,而是因为他最痛恨臣下触及自己的隐痛,对于这种冒犯,他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狭义的&ldo;文字狱&rdo;是指文士在自己的作品中有触犯封建帝王忌讳之处,因而惨遭杀害的情形。

对于朱元璋这位背景复杂又雄猜好杀的帝王来讲,天下文士因文字罹祸者不在少数。

朱元璋统治时期,文士以表笺文字不当而罹罪者最多。

按照明朝初年的习惯,每逢正旦、万寿圣节及册立东宫之时,内外文武大臣都要献上表笺庆贺。

而各级文武大臣娴于文辞者并不太多,于是撰写贺表的任务一般都落在当地教官的身上。

朱元璋既知文士有讪讥之好,故而对这种表笺格外在意。

相邻小说
姣童言兮  第七重解答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盲村隐锁  七零之咸鱼养娃  老公是植物人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五师妹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一念执着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向日倾  野尘埃  二探黄金镇  在梵高的星空下  淡淡的距离  和亲公主[GL]  亡朝不过如此  魔王的绝地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