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3章

从保护天下平民百姓的权益出发,明初严惩贪官污吏种种举措,无可非议,因为它是以维护黎民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朱元璋出身贫苦,曾深刻体验到官吏贪暴对百姓的生计与王朝政治的危害,元末农民战争的亲身经历更使他不能坐视官吏的营私舞弊。

他万分担心大明王朝的命运,千方百计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打击欺上瞒下的行为,同时为了杀一儆百,不惜施用重刑酷法。

总的来说,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属于官僚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调整与斗争,对于普通百姓的损害并不十分明显,甚至应该说,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

贪官污吏的收敛无疑是百姓的福音,对贪官污吏财产的剥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国家财政收支的困窘,减少了对无辜百姓的摊派。

但是,在朱元璋惩治贪污的行动中,矫枉过正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不能否认,朱元璋严刑厉法,大开杀戒,无论对贪官还是清官,震慑力是可想而知的。

功高望重的公侯尚且避之犹恐不及,一般官吏更是整日惶恐不安,不知何时大祸临头。

表面上看起来,各级官吏都努力廉洁自守,但这种局面是极不正常的,各位官吏每日只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哪还有心思顾及其他?而且动辄得咎,并无申辩的权利,每日生活于恐怖之中,只想到苟延残喘,哪还有心思忠君爱民追求政绩呢?因此,后世士大夫在脱离当时具体环境之后,出于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对朱元璋大加褒美,不免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一国之君应倡导各级官吏遵守国家法令,违法者必究,而不能让所有官吏无端受戮,生活于恐怖之中。

即使这种恐怖统治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使国内政治清明平静,但这种清明平静是虚假而可悲的,也是无法长期维持的。

更有甚者,朱元璋在惩治贪污的过程中,往往是亲自审理,对于犯罪事实的判别并不是依据法律条文及事实真相,往往臆度专断,同时随意施以惨刑,其结果屈打成招,广事株连,&ldo;锻炼&rdo;成狱。

这种真伪不分、忠奸不辨的惩办只能使天下百姓对当朝政权感到失望,&ldo;法度严而民玩&rdo;,&ldo;法网密而民不从&rdo;,正是说明了这种情况。

这又给了那些阿谀奉迎的官吏以随意诬陷、挟仇报复的可乘之机。

由于广事株连,官员动辄得咎,到朱元璋统治后期出现了&ldo;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rdo;的局面,也就是说,大批官员被戮,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对此,相传刘基等人也婉言上谏&ldo;严冬过后,必有阳春&rdo;,&ldo;诛戮太甚,恐伤和气&rdo;,朱元璋本人也明确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下令道:朕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

对于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

不过此为力挫奸顽的权宜之计,并非守成之君所用长法。

以后嗣君统理天下,谨守《大明律》与《大诰》,不许使用黥、剌、刖、劓、阉割之刑。

&ldo;始作俑者,其无后乎?&rdo;朱元璋虽然一再告诫后世子孙不得再用惨刑,然而后世君王似乎在他的行为中悟到了更多的东西,这也就是法律条文不过是一种可以任意摆弄的玩偶,惨刑是一种加强淫威的有力手段。

可以说,朱元璋的示范作用确实拉开了明朝法制史上滥施惨刑的序幕。

如&ldo;剥皮实草&rdo;的惩治方式就在明朝历史上屡见不鲜,这不能不说是朱元璋首开恶例。

明成祖朱棣便是在朱元璋诸子中最能得其父衣钵的一位,他发动&ldo;靖难之役&rdo;,夺取了其侄建文帝的皇位,弄得建文帝下落不明,一批誓死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不免成为朱棣屠戮的对象。

如景清被捕后,傲然挺立,破口大骂朱棣,朱棣命卫士拔其齿,景清且拔且骂,含血直喷到朱棣的衣袍之上。

朱棣大怒,命&ldo;剥其皮,以草填充,悬挂于长安门之上,碎割其骨肉&rdo;。

另外一名大臣胡闰也因大骂朱棣,朱棣命手下将他勒死,以灰蠡水浸脱其皮,剥下后,以草填充,悬挂于武功坊。

明末魏忠贤专政之时,是宦官擅权,特务政治最为黑暗的时期,魏忠贤为压制天下的不满,同样滥施惨刑。

&ldo;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戮,甚至剥皮断舌,所杀不可胜数&rdo;。

看来,朱元璋不仅没有成功地解决官吏贪污问题,却为后代树立了滥施惨刑的榜样,更为那些图谋帝王之位的奸恶之徒提供了&ldo;宝贵&rdo;的经验。

罢废丞相与内阁制度之确立在封建社会,君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其实也不尽然,中国历史上君权与相权之争曾长期是庙堂争斗的焦点。

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断然采取措施,废除了丞相制度,却由此也打开了明朝政治腐败之门。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ldo;擅权枉法&rdo;的罪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

随后,他又取消中书省,废除了丞相一职。

并且在《祖训》中规定: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秦朝设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隋、唐、宋各朝因袭此制,其间虽然不乏贤相,但也多有专权乱政的小人。

现在我朝罢除丞相,设立五府六部,彼此相互制约和抗衡,而诸事皆由朝廷总揽。

后代子孙做皇帝,都不许再行设立丞相。

臣下胆敢奏请设立的,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相邻小说
一念执着  淡淡的距离  姣童言兮  魔王的绝地求生  嫁给仙侠文中的残暴反派  穿书后巨佬被我威胁了  第七重解答  七零之咸鱼养娃  盲村隐锁  [韩娱同人]韩娱之别买锅了  向日倾  亡朝不过如此  二探黄金镇  老公是植物人  医心索爱:致命总裁小娇妻  和亲公主[GL]  野尘埃  金主顺毛守则(娱乐圈)  在梵高的星空下  五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