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66章

总起来看,当时北方红巾军的北伐战争,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当时有一首童谣这样写道:&ldo;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rdo;这里的&ldo;红军&rdo;,指的便是红巾军。

可见当时刘福通北伐的时候,声势是多么浩大。

刘福通北伐,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而且还牵制住了元军的主力,使元军主力无法南下作战,这就为其他一些割据势力的迅猛发展‐‐主要是长江以南的一些军事集团‐‐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建立&ldo;天完&rdo;政权的南方红巾军首领徐寿辉,从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ldo;宋&rdo;龙凤元年,&ldo;天完&rdo;政权治平五年)开始,接连攻克襄阳、中兴(今湖北江陵)、武昌和汉阳等地,接着又攻占了岳州(今湖南岳阳一带)和饶州(今江西波阳一带)等地,并于公元1356年正月迁都汉阳,改元太平,重组了政权,以倪文俊为丞相。

一时间,浙江和安徽等地境内的许多城市,也被徐寿辉的红巾军所攻占。

再比如那个张士诚,要不是元顺帝撤掉了元相脱脱的职务,他恐怕在&ldo;高邮之战&rdo;中就惨败得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然而,元顺帝帮了他的忙,他在高邮转危为安了。

转危为安之后,他四处出击,拚命地扩大地盘。

公元1355年,他派二弟张士德带兵攻占了通州(今江苏南通)和常熟。

第二年,他又攻下了平江路(今江苏苏州一带),把平江路改为隆平府,将政权机构从高邮迁到这里。

接着,他又派二弟张士德全面出击。

张士德一鼓作气攻下了常州、松州、湖州和杭州等地。

这样,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一带,几乎全成了张士诚的天下。

这便是朱元璋攻下应天后的天下大势。

从这个大势上看,朱元璋当时是十分安全的。

北面是刘福通的红巾军,元军主力忙着与刘福通交战,一时不可能顾及到他朱元璋。

西面是徐寿辉的&ldo;天完&rdo;政权,东面是张士诚的部队,虽然徐寿辉和张士诚跟朱元璋并不是一家子人、不属于刘福通的&ldo;宋&rdo;政权统辖,但他们当时也都在与元军交战,这便从客观上保护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的南面,主要是浙江的东部地区,只存在着一些零散的元军据点,这些元军据点,自保都成问题,当然更不可能对朱元璋构成什么威胁了。

朱元璋对天下形势的了解是很透彻的。

看起来,应天城的北面西面和东面都有一股很强大的军事势力阻挡着元军,朱元璋的红巾军似乎应该向南向浙东一带发展才对头。

但朱元璋不这么看。

朱元璋以为,向南发展那是以后的事,首当其冲的是要确保应天城的安全。

朱元璋当时的地盘很小。

以应天为中心,西北到滁州(滁阳),西南到和州,东南到句容溧阳,南面仅达芜湖。

朱元璋看得很清楚,西边的徐寿辉和东边的张士诚,现在虽然都在与元军交战,但只要一腾出手来,就肯定会朝着应天一带发展。

朱元璋小小的地盘,怎禁得徐寿辉和张士诚两边的挤压?所以,朱元璋就必须抓紧时间在应天城的东西两面抢占一些战略要地作为屏障,来拱卫应天城。

相比较而言,当时的徐寿辉距应天城还有一段距离,即使徐寿辉想向应天一带发展,也还要等相当一段时间。

相邻小说
隆美尔传  和反派大佬协议结婚后  可以带我走吗  O追A怎么可能不成功  追婚  重回六零全能军嫂  我就是这般好命  冒牌皇帝  蒙哥马利  攻略御史大夫  噬血逃亡:许昌、开封涉枪重案侦破纪实  我被穿了?  八零女主要改嫁[穿书]  长安一片月gl  上官家的小狐狸GL  快穿养老了解一下  凑合也能过  涯上花开  [陈情令同人] 陈情令之翩若惊鸿  萧萧思明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