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笠翁与随园

徐时栋《烟屿楼读书志》卷十六有小仓山房集一条,中有两则云:

“本朝盛行之书,余最恶李笠翁之《一家言》,袁子才之《随园诗话》。

《一家言》尚有嗤鄙之者,《随园诗话》则士大夫多好之,其中伤风败俗之语,易长浮荡轻薄之心,为父兄者可令子弟见之耶?

一日余于友人扇头见一律,有印贪三面刻,墨惯两头磨。

余曰,此必随园诗也。

问之,果然。”

第一则的意思很平凡,只是普通正宗派的说法,没有一点独立的见识。

李笠翁虽然是一个山人清客,其地位品格在那时也很低落在陈眉公等之下了,但是他有他特别的知识思想,大抵都在《闲情偶寄》中,非一般文人所能及,总之他的特点是放,虽然毛病也就会从这里出来的。

刘廷玑著《在园杂志》卷一云:

“李笠翁渔,一代词客也,著述甚夥,有传奇十种,《闲情偶寄》,《无声戏》,《肉蒲团》各书,造意遣词皆极尖新。

沈宫詹绎堂先生评曰,聪明过于学问,洵知言也。

但所至携红牙一部,尽选秦女吴娃,未免放诞风流。

昔寓京师,颜其旅馆之额曰贱者居,有好事者戏颜其对门曰良者居,盖笠翁所题本自谦,而谑者则讥所携也。

所辑诗韵颇佳,其《一家言》所载诗词及史断等类亦别具手眼。”

此节对于笠翁的褒贬大抵都得中,殆康熙时人见识亦较高明耶。

马先登著《勿待轩杂志》卷下云:

“李笠翁所著《闲情偶寄》一书,自居处饮食及男女日用纤悉不遗,要皆故作清绮语导人隃侈之事,无一足取,谓其人亦李贽屠隆之类,为名教罪人,当明正两观之诛者也。”

读书人动不动就把人家当做少正卯,拍案大喝,煞是可笑,却不知其纤悉讲人生日用处正是那书的独得处,我想曹廷栋的《老老恒言》或可相比,不过枯淡与清绮自亦有殊,若以《随园食单》来与饮馔部的一部分对看,笠翁犹似野老的掘笋挑菜,而袁君乃仿佛围裙油腻的厨师矣。

《随园诗话》在小时候也照例看过,却终未成为爱读书,章实斋的攻击至今想来还没有多少道理,不过我总不大喜欢袁子才的气味,觉得这有点儿薄与轻,自然这与普通所谓轻薄又是不同。

我很讨厌那两句诗,若使风情老无分,夕阳不合照桃花。

老了不肯休歇,还是涎着脸要闹什么风情,是人类中极不自然的难看的事,随园未能免俗,又说些肉麻话,所以更显出难看了。

这是不佞的一个偏见,在正统派未必如此想,盖他们只觉得少年讲恋爱乃是伤风败俗,若老年弄些侍姬如夫人之流则是人生正轨,夕阳照桃花可以说正是正统派的人生观,从古至今殆不曾有丝毫更变者也。

第二则的话我觉得说得很对。

简单的记述中显出冷冷的讽刺,很能揭穿随园的缺点,这是他的俗,也可以说没趣味。

我在这里须得交代明白,我很看重趣味,以为这是美也是善,而没趣味乃是一件大坏事。

这所谓趣味里包含着好些东西,如雅,拙,朴,涩,重厚,清朗,通达,中庸,有别择等,反是者都是没趣味。

普通有低级趣味这一句话,虽然看样子是从日本输入的,据我想也稍有语病,但是现在不妨借来作为解说,似乎比说没趣味更容易懂些。

相邻小说
星际修真的日常  校园仙帝  傲娇爹地天才宝  鹌鹑蛋的小甜饼  美人囚僧  重生后我嫁给了残疾大佬  龙血战士  战狼兵王  浮途  书房一角  太太请自重  建国后,男主不准成精  大唐幻游  重生之结婚之前  七零炮灰是个狠人  仙农小地主  皇嫁童养媳  婚婚欲醉:拒嫁冷酷BOSS  国公女  仙武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