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8章

3,本章中出现的部分清军将领借鉴金庸先生《鹿鼎记》的一些设定,如图海、施琅、赵良栋、孙思克等人出场的时间地点,以上皆为历史真实人物,其中所列之人确为康熙朝名将,至于金庸先生杜撰之虚拟人物及故事桥段,笔者绝无抄袭之意。

4,因为情节需要,笔者对文中出现的部分历史人物进行了修改,如周昌(周培公)、李光地、陈梦雷等人的年龄及生平经历。

5,本书出现的康熙朝火绳枪取材于历史真实事件(可见《清史稿?世祖本纪》),文中把抬枪归入火炮类(当时抬枪规格不一,但就兵器性能来看,笔者个人认为在当时战争的兵器使用中,大部分可以列为小型霰弹火炮),所以火炮数量出入较大,其科技水平暂时并无任何篡改提高。

另:燧发枪技术在明末就已出现并载入书籍,中国可自行研发制造,当时也曾有军队少量装备;本章火枪中的膛线是指直线膛线,自明朝中叶由土尔其传入并列装明军北京三大营(可见《明史》),不需要车床等工具加工,手工作坊即可完成,这里与现代提及的螺旋膛线相区别。

6,本书开头部分,即主角率军偷袭北京的行动,属于笔者个人臆想,借用部分历史资料虚构,无任何推敲讨论的价值,请勿以此攻击作者。

这里列出部分资料作为本书部分硬件参考。

清朝康熙年间,八旗军实际兵员(不包括蒙古仆从军)大概为16万人左右,分为京营和驻防两部分,在正常的情况下,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驻军应在6-8万人左右,但三藩之乱时,因为三藩军队扩张极为迅速,康熙非常大胆的派遣北方军队南下,北京附近的驻军被大量抽空,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康熙对战局的判断又出现了严重失误,***的突然叛乱打乱了康熙对战局的布置,为了稳定全局,又不得不再次从北方抽调部队增援陕甘绿营,此时北京的防御已经极度空虚,然而就在此关键时刻,绥远察哈尔部落趁机叛乱,威胁北京——请注意,满清与明朝不同,她是没有设立长城防线的,其大同、宣府也没有进行重点防御,也就是说,绥远的蒙古骑兵可以很直接的杀至北京。

在这样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康熙帝挖空心思搜刮兵源,甚至连奴仆也不放过,勉强再次从北京地区挤压出一支部队,由此可见形势之险恶。

我们现在在荧屏上或者正史内所见的康熙形象非常威武英明,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战争初期和中期,他犯了很多错误,而且是一些非常致命的错误——可以想象,康熙当年才二十多岁而且没有任何军事经验,而他敌人却都是百战名将,如果说真的象历史上说的那样,从一开始就步步领先毫无纰漏,那的确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时一个事件可以旁证北京的真实情形,据《清史稿》记载,一个叫杨起隆的民间人士(估计是黑社会老大之类),居然敢在京城里发动叛乱,企图用一些地痞流氓控制北京,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杨起隆敢于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就已经从侧面证明了北京当时的防御能力。

满清政权在那个时间段之内,处境之艰难、防务之空虚以及精神之紧张,都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金庸先生所著《鹿鼎记》中,顺治出家后对康熙交代,若是战争不利,八旗应该迅速撤退回辽东——这是有依据的,因为当时八旗的总兵力堪堪十六、七万,很多人都没有信心在中原内地进行长期战争。

后人以康熙为满清“圣祖”

,确实名下无虚,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满人才彻底的征服了汉族,从此死心塌地的当奴才。

其守业之艰,尤胜开创,是为圣祖。

从文字资料来分析,清朝留下的史书相对与其他朝来说是最不可信的,而官方政策对文化的迫害也是空前的。

北洋政府主持编纂的《清史稿》稍微好一点,但编撰主持者赵尔巽立场不对,对这段历史也很含糊。

本书中虚构的军事行动,就是针对当时的这一情形——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历史瞬间,即:图海率领京城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出征绥远,会同臣服清朝的蒙古盟军扑灭察哈尔叛乱,康熙及兵部大臣拟以2-3个月时间完成战役(在历史上也完成了),随后立即回防京畿巩固防务。

书中主角所抓住的,就是这一个短暂的时间段,不过就军事角度而言,即使北京如描叙中的那样空虚,除了海路运输以及登陆方面的困难之外,仅以主角所统帅的那支军队的素质,也是无法完成这一战术任务的,到底京畿地区人烟稠密,一支5000人的部队想要进行秘密偷袭,确实太难,北京若得到消息,只要依托城墙驱赶老百姓上城防守,在没有辅助器械的情况下,也是没什么机会迅速破城的。

其实当时能有能力发起这次作战的,应该只有台湾郑经,也只有台湾舰队有能力提供两栖作战的支持,若当时郑经不斤斤计较福建那一点点弹丸之地,抽出一支15000-20000人的陆战队登陆京畿,恐怕后世也没有什么鸟人敢高唱再活几百年了,可惜郑成功英年早逝,子孙守户有余、进取不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遗憾。

作为一本架空类玄幻小说,笔者认为这一类情节无须太过研讨推敲,作者所能做的,只是在历史上找出这个可能性的存在,然后予以利用,使用文学手段在大体上能够通过即可,如在书中坐船用输送奴隶的方法、上岸后作清军打扮进行伪装欺骗、利用运水太监炸门破城等等,这是符合逻辑以及一般人的思维规律的,是可以为人所接受的。

就象黄易先生《大唐双龙传》寇仲之于粱都(当然笔者是万万没有资格与黄大师相比较的,这里仅仅只是举例比喻而已)。

另外说明一点,只要掌握城防中枢,5000人的部队是足够控制北京的,其实在消灭抵抗力量之后,1千至1千5百人就足够维持基本秩序了,虽然这个城市人口近百万。

之所以费这么大劲写这么多文字进行说明,主要是怕一些书友钻牛角尖,笔者在此重申,本书为架空玄幻,内容纯属个人想像虚构,不欢迎任何挑衅,也不参与任何辩论。

理想年代 于

第二章结稿之日

第二章河北风云起

第一节

当内城的战事慢慢平静下来之后整个城市陷入了一个诡异的沉默当中,林风及他手下的队伍在抓紧时间大口喘息,补充消耗殆尽的体力,而老百姓则向未知的命运默默祈祷。

在这个晚上上天的各种神明在人间得到了巨额香火。

大雨在黎明时分停止。

经过点算,在昨夜偷袭中林风的这支军队阵亡了四百多人,受伤约六百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轻伤,战斗减员将近五份之一,按常理来说这支部队已经是接近了崩溃的边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正好相反。

在战斗结束之后林风立即兑现了诺言,所有参与战斗并且生还的士兵每人得到了五百两白银的奖赏,同时这些农民出身的士兵还得到了最严肃的承诺,他们将在皇室的遗产中获得土地——随后一张张盖着鲜红大印的地契也发了下来,所有人都惊喜的发现,一夜之间,自己已经跻身上流社会,成为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地主阶级。

此外这支队伍也大大的扩充了一番,昨夜虽然损失不少兵力,但收编的地痞流氓显然更多,到最后一清点,林风的军队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将近七千人。

相邻小说
这个男主不讨喜  恶明  我的女儿有个系统  进化降临  疯狂奥术师  末日终战  破事精英开局:我的女友沙乐乐  团宠锦鲤小福宝,旺家旺夫旺全村  棋魂同人 国耀永夏  你不知道的第三世界  暴君们遇见我都哭了[快穿]  接手电子厂,你居然创建实业帝国  野蛮金刚  龙血奇兵  网游:我能进化一切!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乱宋  战舰时代:我选择打造恒星级巨舰  重生隐形富豪  悍妻[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