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一鸣惊人

告示

县谕知尔等,今有邪宠作祟,乃至地龙翻身。

于申时,自东北起,村堡移徙,地裂成渠,公署房屋倒塌无数,城郭开裂十存其六,亡者数百,伤者无数。

吾非太上,实感民生之多艰,今赖有官府及豪富之家乐捐助输,凡有亡者之家,皆可于官仓领米一石或银一两;房屋倒塌者亦依此例,以慰汝等,望诸乡里忠心体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凡此期间,?恃声势,擅做威福,囤积积奇,作奸犯科者,必严律治之。

其余未尽之事宜,待上官之文,特此备榜市曹各宜知悉,县正堂杨。

(查不到资料,自编的,不通之处,见谅,天启年间米价约银0.927两每石,数据来源《中国货币史》)

天启四年二月十一日

从巡查民壮嘴里了解到告示的内容,徐秀才不由得感叹连连,道:“杨知县真不愧一方父母,如此处置,甚妥!”

徐铮撇了下嘴,心道此举虽好,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一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根据前世经验,地震过后常有传染病发生,或是蚊虫叮咬或是饮水污染(各种死伤尸体处理,容易污染水源),虽说现在天气不热,但是预防工作不能不做;二是失去住所的百姓集中安置;三是伤者集中医治;四是组织工匠恢复受损房屋、道路、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

“铮儿,你觉得我们领粮食还是银两?”

徐秀才问。

“我觉得粮食最好!”

徐铮回答。

“为何?”

“灾年若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方可从容做事”

“善!

待为父前去取来!”

“一起吧!

一百多斤呢!”

“唔”

父子二人把一百多斤精米背了回来,妥善安置后,徐铮和父亲商量盖房子。

徐铮家在金坛县城的文明门附近(今小南门旁的学基路),徐铮打算弄个临时住房,带以后有条件,再做打算。

徐秀才听了徐铮的建议,考虑了半天,点头同意。

于是父子俩开始做起准备。

按照徐铮的设想:树枝和泥巴作为墙壁,利用倒塌房屋的木头作为支撑,建一个简易阁楼。

对于中国人来说,造房子是件大事情,更何况地震刚过,各家房屋基本都有所损坏,徐秀才担心人手不足,聪明的徐铮再次提出建议,组建房屋修复互助组,各家轮流修房子,修到谁家,谁家提供吃食,不付工钱。

徐秀才听了这个注意,拍手称赞,道:“吾家真有麒麟子!”

利用秀才的身份,再加上徐铮的奇思妙想,互助组飞快成立,并开始付诸行动。

在实践过程中,有人提出利用本地生产的毛竹作骨,泥作壁,压实抛光,更加美观并且省工省料,经过试验,果如其然,于是两层竹制小阁楼纷纷拔地而起,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就连房屋完好的人家都羡慕不已。

其中徐铮再次开启天才模式,贡献了伟大的发明:马钉。

该钉中间平直,两头弯曲,制作方便,主要用于木头,竹竿之间链接,方便无比,次发明得到互助组中几个老营造一致赞赏,并发扬光大,后人为纪念徐铮,特命名“徐钉”

,此乃后话,姑且一提。

金坛县衙书房。

“明府,最近文明门出了件新鲜事,您可有所耳闻?”

典史周影(唐时称县令为明府,前可加姓,姓周,天启四年金坛典史,名不可考,出自金坛县志,暂以捕风捉影的影替,见谅)和金坛县县令杨锡璜(万历四十七年巳未进士,天启五年调任离金,金坛县志)正在喝茶唠嗑。

“哦,何事?”

相邻小说
影后的秘密 ( 1V2 )  侯府诱春  原始大厨王  重返十九岁,女神你怎么不骄傲了  得此佳婿(重生)  兴风作浪的姐姐们  李牝安婉怡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撒谎精 完结+番外  炮灰妹妹的人生(快穿)  我一个S级叛忍,觉醒好人系统?  重生九零小军嫂  校服绅士 完結+番外  全球冰封,低保户的我要打造末日堡垒  霍少,你老婆又逃了  净初 h  [综]实力至上主义的咸鱼  他只向初恋低头  山村最强小农民  我和我的狼先生  穿成霸总第二春[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