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97章迁都之策

下京位于金陵,吴侬软语,四季长夏,繁华倒是繁华,只是脂粉气太浓,若是迁都至下京,时间久了,文武未免失之刚强。

大陈王朝如今已经传承了三代,从太祖、太宗到当今圣上,个个都是开拓之主,太祖自不必说,太宗虽未拓土开疆,但却凿通了运河,勾连南北水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到了当今圣上,而立之年登基,如今春秋正盛,也是一位龙韬虎略之主,否则也不可能初登大宝就平定了三王之乱。

在林若权的心目中,中京无疑是最为合适之选。

古陈之地宛丘,乃是何家人龙兴之地,又有慷慨悲歌之遗风,气候也不似上京这般苦寒,实为理想的迁都之所。

但可惜的是,迁都的奏疏被圣上驳回了,而且还说道:“若非朕守上京,只怕这片苦寒之地,早晚要丢掉。”

上京并非是无主之地,自古在此生长的民族有许多,最早是肃慎、夫余。

汉时匈奴,唐时突厥,到了如今又有女直、高丽,这些全都是渔猎为生的民族,弓马娴熟,而且北地人往往身材高大。

如果京都迁至宛丘,那么上京龙泉之地的确是有失土之危。

可是在林若权的心里,这片苦寒之地,实在是没有什么守的必要。

一年有整整半年处于冬季,从九月末开始就寒风凛冽,土地封冻,要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三月末,冰雪才能化尽,农人才能开始种植。

整整半年的时间农人无事可做,便成了是非的根源。

因此上京的贼盗一直令百官头疼,这也是林若权想要放弃上京的理由之一。

说实在的,他觉得这片苦寒之地,实在是如同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今天阁老白东江竟然主动提出欲劝圣上迁都,实在是大出林若权意料之外。

现在只看白东江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为何要迁都,最主要的是迁至哪里。

白东江望着窗外淅沥的春雨说道:“林相应该知道,老夫与李相之间……”

话未说完,但林若权已经明白了白东江的言外之意。

迁都这件事情,总要取得左右两位丞相的支持,这样当丞相、阁老两方联合起来时,对皇帝才能形成压力。

这是要他林若权成为白东江与李有道之间的桥梁,至少在迁都这件事情上,三个人要并肩站在一起。

“圣上不肯迁都……”

白东江看了看坐在一旁正在聊天的夫人,止住了下面的话。

“我欲重提迁都一事,主要是考虑到西羌的问题,神策军的耗费一年比一年大,如此下去,终有不济之时。

但若能迁都中京,驱女直、高丽二部与神策军配合……”

下面的话没有说,可仍然将林若权震得缓不过神来。

白东江的迁都本质上是驱狼逐虎之计。

陈廷虽然定都上京,且陈太祖平女直、高丽已有几十年,但在龙泉之地,这两族人仍然非常多,而汉人嫌北地苦寒,不愿北上,这就造成了上京有越来越多的女直人、高丽人士子参加科举。

这些女直、高丽人目前在朝中为官的已经不少,只不过都是位卑职低,受汉官统辖。

上京若不迁走,这股势头持续下去的话,未来朝中的异族人必定会更多。

而白东江的计策就是以西羌为由,迁都中京,那时上京空虚,为了避免女直、高丽复叛,皇帝肯定会调女直与高丽二族去征西,这样既解决了西羌的问题,上京空虚的问题,也解决了神策军靡耗钱粮的问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kuaishuku

相邻小说
千秋愁  南宋出圈记  土匪帝皇  依赖症患者在无限流靠发病闯关  长姐有空间,满院肉粮带飞全场  被读心后,顶流前夫沉迷崩我剧情  夏小念陈域  虚无经  穿书八零替嫁小媳妇什么都会司念周越深  他不想死  魂穿侯门主母,开局差点一尸体命  冷傲厂子宠疯了司念周越深  彩虹岛日记  小儿麻痹的他身后全是大佬!  陛下,微臣不知道您是女儿身  女尊:不结婚就违法的世界  疯了吧!叫你炼器,你把宇宙炼了  农村那些不可说的事  用修仙打败魔法?异世界第二人生  觉醒失败?可我已经在修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