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35章

明令不准杀降,且要尊重降人意愿,或&ldo;随同剿贼&rdo;,或&ldo;递送回籍&rdo;,或就地安置。

而且分级负责,落实到人,兵勇杀降,&ldo;按军法从事&rdo;,其主管则&ldo;从严参办&rdo;。

这条法令发布于元年末,苏州招降在次年十月,不存在未奉明令的借口。

然则,杀降已经不仅是军事处置失措的问题,而是违法行为。

谕旨是硬性规定,&ldo;杀降不祥&rdo;的历史教训和阴骘迷信则是软性约束。

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何晏有个评论,说得很深刻、很精彩:

&ldo;(杀降)岂徒酷暴之谓乎!

后亦难以重得志矣。

向使众人皆豫知降之必死,则张虚卷(通拳)犹可畏也,况于四十万被坚执锐哉!

天下见降秦之将头颅似山,归秦之众骸积成丘,则后日之战,死当死耳,何众肯服,何城肯下乎?是为虽能裁四十万之命而适足以强天下之战,欲以要一朝之功而乃更坚诸侯之守,故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

……战杀虽难,降杀虽易,然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rdo;;

从战略、政治的角度看,杀降不仅仅是不道德反人性的行为,而且直接增强了此后军事行动的难度。

商场如战场:投降与受降,就是一种契约;杀降,则是单方面违约;违约,则再无信用可言。

商业上失去信用,最坏的结果无非不做生意;军事上失去信用,则此后不论强弱悬殊到何种程度,敌军都不会投降,而是抱着必死的信念与己决战。

语云:&ldo;哀兵必胜&rdo;;而养成哀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杀降则恰好成全对手,使之成为一支哀兵。

敌军成了理论上&ldo;必胜&rdo;的哀兵,己方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兵法云:战者、气也;能量守恒,气也守恒,故敌我双方的士气,总是此消彼长,没有双赢一说。

战争就是一个不断通过局部战役来激励己方士气、削弱敌军士气的长期过程。

所谓关键战役,或者是攻克要塞,或者是力歼强敌,最重要的作用就体现在增强己方士气、削弱对方士气。

如果打赢一个局部战争,却鼓舞了对方的士气,那不就是得不偿失,&ldo;兵进而自伐其势,军胜而还丧其计&rdo;么?再战,则&ldo;何众肯服,何城肯下&rdo;?所以,&ldo;降杀之为害,祸大于剧战也&rdo;。

这是杀降不利于全局战略的经验之谈,还有一个杀降不利于主其事者的迷信之谈:

&ldo;(李)广与望气王朔语云:&lso;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犹&lso;凡&rso;)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rso;朔曰:&lso;将军自念,岂尝有恨者乎?&rso;广曰:&lso;吾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者八百馀人,诈而同日杀之,至今恨独此耳。

&rso;朔曰:&lso;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rso;&rdo;;

&ldo;李广难封&rdo;,是个成语,看了这段对话,我们总算知道&ldo;难封&rdo;的真实原因,乃是杀降惹的祸。

相邻小说
上善若玉  天书·大空亡  北京镜鉴记  魔三国  末日红颜赋  权臣宠妻:媳妇儿是个小锦鲤  月光光,心慌慌  空之境界  泣血的军魂  四宝来袭,战爷娇妻是大佬林双  蒋介石传  邪帝诱宠:一口吃掉太子妃  第12个木头人  素女寻仙  离婚当天,前夫跪求我复合  邪帝狂后:废材九小姐  花间一壶酒  凶心人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回到三国当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