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6章

没有深刻的政治远见,没有丰富的办事经验,没有周到的人情揣摩,设计不出这份看似简单的范本。

在为曾国荃度身订作的奏摺学教材《鸣原堂论文》的序言中,曾国藩说点评奏摺的用意在于&ldo;兄弟相戒以免祸&rdo;,这个实用摺稿格式无疑就是&ldo;相戒以免祸&rdo;的最佳典范,而此前曾国荃因摺稿惹&ldo;祸&rdo;,则是这个范本得以出现的现实因素。

两个多月前,因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称总署)咨商英国兵船助攻南京一事,曾国荃就惹了个不大不小的祸,弄得自己灰头灰脸,十分狼狈。

三、战天京李泰国舰队事件

这个祸是怎么闯的呢?那就先得说说议政王奕訢办的一件尴尬事。

咸丰十一年五月间,奕訢奏请购买英国军舰用于&ldo;剿贼&rdo;,奉旨俞允,令湖广、两江、两广督抚妥筹。

那时候湘军正在进攻安庆;而江、浙一片狼藉,亟需水师进驻,配合陆军作战。

于是曾国藩复奏:&ldo;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rdo;;但是,他所谓的&ldo;要务&rdo;,却不是说只要购买了外洋船炮,就能在军事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另外一层意思:&ldo;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

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

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

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rdo;;对这些洋人&ldo;夸其所独有&rdo;的&ldo;奇技淫巧&rdo;,他的态度是聊备一格,作个摆设而已。

日久天长,积少成多,君臣国人&ldo;见惯而不惊&rdo;,洋人也就&ldo;渐失其所恃&rdo;。

洋务派的&ldo;中体西用&rdo;,颇为后来全盘西化者诟病,曾国藩此时的态度则顽固到&ldo;用&rdo;一下也不情愿,买来看看就够了。

这种原则同意、骨子里不以为然的态度,总署诸公自然看得出来,加之湘军旋即克服安庆,军情稍缓,于是,对购买船炮之事&ldo;悉心讲求&rdo;,&ldo;迟之又久,未敢率行骤办&rdo;。

直到传来太平军欲购买美国军舰的谍报,迫于军备竞争的压力,总署才重开外贸谈判,签订购销合同。

合同定稿主要内容为:筹拨沪粤各地关税,作为购船款,合同签订即预付一半,交验后付清馀款。

英舰驶至中国,由中国总兵官&ldo;总统&rdo;,兵弁从湖南、山东、满洲招聘,酌情聘用一些外国(不限于英国)人作为舵手、炮手。

合同从同治元年正月开始生效。

二年四月,自称&ldo;大清国唯一海军大臣&rdo;的李泰国(horationelnlay)抵达北京,为交接军舰作准备。

由于对建设清国海军抱有过分的热情,他的最新建议已经全盘否定了原订合同除付款方式外的所有条款。

他任命英国人阿思本(射rrardosborne)为舰队&ldo;总统&rdo;,随船带来六百多名外国官兵,清一色的海龟,根本没有放土鳖上船的意思。

总署&ldo;不胜诧异&rdo;,迅即&ldo;严词驳斥&rdo;,&ldo;相持几至一月&rdo;。

相邻小说
四宝来袭,战爷娇妻是大佬林双  天书·大空亡  魔三国  第12个木头人  离婚当天,前夫跪求我复合  泣血的军魂  空之境界  末日红颜赋  邪帝诱宠:一口吃掉太子妃  北京镜鉴记  回到三国当老大  蒋介石传  上善若玉  凶心人  邪帝狂后:废材九小姐  花间一壶酒  权臣宠妻:媳妇儿是个小锦鲤  月光光,心慌慌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素女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