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47章

佛是真的没有说啊!但是他补充了一句,这个金刚经的经义不可思议。

你不要以为金刚经文字看懂了,就以为懂了金刚经,它一层一层道理多得很。

「当知是经义」,义是道理,这个理不可思议,不是你的知识范围所能想像的。

因此,这个经的果报,功德的果报,也不可思议。

第十六品偈颂

业识奔驰相续流  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  但了无心当下休

「业识奔驰相续流」,在佛学上说,我们生命的延续,就是一个业识的作用,业识是佛经专有名辞。

首先了解佛学上叫「业」,业不是罪,业是一股习惯性的力量。

这股力量包括了善的,叫善业;恶的,叫恶业。

就是佛经上讲的业报;像造业、作业这些名辞,都出于佛经。

譬如我们有些小动作,有些人喜欢抓抓耳朵呀,或者抓抓头呀,这个习惯,没有什么意识,无意识自然做出这些动作,就是习惯的力量。

无意识又是什么呢?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在佛学上是第六意识背后的一面;譬如现在最流行的第六感呀,灵感呀,都属于第六意识的范围。

超过了第六意识,有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的业识。

我们活著自然有触觉的感受,这是业识。

这个业识属于第六意识的最后面,是第七八识的范围;现在心理学就很难解释,还在研究中。

人生寿命的长短,身体的好坏,甚至于应该生那一种病,或者环境上应该有那一种遭遇,都是这个业识的作用。

业识分析起来非常麻烦,但是,我们至少有一个了解,我们坐在这里活著的人,是身体在这里起作用,浑身每一个细胞都是由于业识作用而存在,而活著。

所以上一品佛讲身布施,身布施很难,因为业识不容易布施的原故。

譬如我们在座许多青年学打坐,为什么心静不下来呢?因为你身体血液还在流,身上的感觉还是有,是业识静不下来;业识茫茫,静不下来。

如果真拿智慧的力量,心理的作用,克服了这个业识茫茫,把身体的感觉放下来,当然大彻大悟;就算不大彻大悟,也可以小彻小悟吧!所以佛在前面讲的以恒河沙等身布施,那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身体的感觉布施不了,越打坐病还越多。

有些人,静坐学佛,把那个业识的陈年老帐,通通翻出来了,这些非要还不可,把它还清了,了脱了以后,才能得解脱,才能够开悟。

这个生命中,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年轻、中年、老年,业识的因果连续不断。

学佛的经常有一句话,回头是岸,岸在那里啊?

「茫茫无岸可回头」,苦海茫茫,回头是岸,这一句话大家经常说,却没有去想岸在那里?岸就在回头那里,就是因为你回不了头。

所以我们大家做功夫,譬如打坐的人,两个眼睛开著也好,闭著也好,你总是注视在前面,没有办法回转来,所以,回头是岸,这句话已经告诉你岸在什么地方了。

岸是什么呢?是广阔是空灵,到达了回头是岸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不要忘记金刚经的一句话:「此法无实无虚」。

你说它空的也不对,说它有也不对,到这个境界你就找到了岸。

假使不晓得回头本身就是岸,那就是业识奔驰相续流,茫茫无岸可回头。

「同为苦海飘零客」,所以我们有一个感叹,我们众生,当然我自己也在内,都在茫茫苦海里头翻翻滚滚。

要怎么样才真得解脱?怎么样才真得道呢?

「但了无心当下休」,当下无心,无心不是没有念头啊!说它是念头,把它压下去也是不对的。

能记住金刚经上一句话,无所住心,此法无实无虚,大致上说来,对真正的修行,可以找到一点眉目了。

希望大家在这里特别注意一下。

相邻小说
她超乖的  酒色撩人[快穿]  祝由天师  愿我如星君似月  我只喜欢你的剑法呀  惦记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天灾种田记  白话易经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黑化状元郎是我前夫  潜婚蜜爱,总裁先生很温柔  穿书后大佬每天都在崩剧情  我怀了龙族唯一的崽  全民修仙app  公主为妻记  妖孽国师滚边去  带球跑以后  农女医香  人前躲你人后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