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7章

如来 菩萨

我们晓得「如来」也是「佛」的代号,实际上佛有十种不同名称,如来是一种,佛是一种,世尊也是一种。

不过,中国人搞惯了,经常听到如来佛的称法,把它连起来也蛮好。

现在我们先说「如来」,这是对成道成佛者的通称。

释迦牟尼就称释迦如来,或者称释迦如来佛,阿弥陀佛又称阿弥陀如来。

阿弥陀、释迦牟尼,那是个人的名字,就是特称。

如来及佛是通称,等于我们中国称圣人,孔子也是圣人,周公也是圣人,文王、尧舜都是圣人。

圣人就是通称,而孔子、周公就是特称。

「如来」二字翻译得很高明,所以,我经常对其他宗教的朋友说:你们想个办法把经典再翻一翻好不好?你们要弘扬一个宗教文化,那是离不开文学的啊!文学的境界不好是吃不开的。

佛经翻译的文学境界太高明了,它赢得了一切。

譬如「如来」这个翻法,真是非常高明。

我们注意啊!来的相对就是去,他没有翻「如去」,如果翻成如去,大家也不想学了,一学就跑掉了。

翻译成「如来」,永远是来的;来,终归是好的。

佛已成了道,所以就叫如来。

金刚经上有句话,是佛自己下的注解:「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无来也无去,换句话说,不生也不灭,不动也不静,当然无喜亦无忧,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远存在,这个道理就是如来。

用现在的观念说,他永远在你这里,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

所以后世我们中国有一首诗,描写得非常好:

佛在心中莫浪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只向灵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说法,就是乱,浪求就是乱求。

不必到灵鹫山求佛,不要跑那么远了,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

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

也有人另外一种说法:「不向灵山塔下求」。

总之,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

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另外一个佛学的名辞是「菩萨」,这也是梵文的翻译,它的全称是菩提萨缍。

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缍是有情。

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采用梵文的音,简译成菩萨,现在我们都知道菩萨啦!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年轻人会以为恋爱经典了,那不是佛法,所以不能照意思翻译。

所谓的觉悟,觉悟什么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这个觉悟。

借用孟子的话:「以先知觉后知」,就是先知先觉的人,教导后知后觉的人。

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这种人叫做罗汉。

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

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

有情的另外一个意义是说,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

古人有两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相邻小说
酒色撩人[快穿]  祝由天师  穿书后大佬每天都在崩剧情  天灾种田记  妖孽国师滚边去  农女医香  全民修仙app  黑化状元郎是我前夫  潜婚蜜爱,总裁先生很温柔  她超乖的  公主为妻记  人前躲你人后盼你  带球跑以后  我怀了龙族唯一的崽  我只喜欢你的剑法呀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惦记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  白话易经  愿我如星君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