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22章

朱元璋本来还打算好好地赏一下这个好朋友,也让满朝文武大臣看看自己是多么重情义,结果这个不识时务的朋友,净说些他不乐意让别人知道的事情。

没等那位老兄说完,朱元璋就下令将这个人杀了。

朱元璋的另外一个朋友也来找朱元璋,他也和前面那位朋友说的是一件事,但是这个人比较聪明,他是这样说的:&ldo;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rdo;朱元璋听得高兴,立刻就给他封了官。

很多人总是不肯在言语上吃亏,因此一旦和别人发生矛盾,总是喜欢搬出别人的缺点大肆批评,而这些缺点恰恰是别人不愿张扬的。

这么一来就深深地伤了别人的自尊。

这样的人难以和别人融洽相处,在他的周围必然是仇人多,朋友少。

还有一部分人习惯把批评和揭别人短处混为一谈,批评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强扯别人的缺陷出来进行批判。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谨守&ld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do;的原则,任何话出口之前都要多想几遍,看看是不是会伤到别人的尊严,如果是,千万不能出口。

如果我们总是肆无忌惮地乱说,多次碰触别人的禁区,只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防人之心不可无

子曰:&ldo;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rdo;

‐‐《论语&iddot;宪问》

孔子说:&ldo;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rdo;

南怀瑾先生认为一个君子当然要仁慈。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时不仁也是难免的事。

至于坏人当然没有仁慈的心,坏人如果有了仁心,就不是坏人,有句俗语&ldo;强盗发善心&rdo;,这是不大可能的。

如真的强盗发了善心,他就不做强盗而改做好人了。

从南怀瑾先生的讲述中,我们需要确立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要学着做一个有仁慈之心的君子,同时又不能不防备那些不可能仁慈的小人,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ldo;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rdo;。

所谓&ldo;江山易改,禀性难移&rdo;,如果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那些小人会发善心上,恐怕会吃大亏。

从修养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不可能去做那些小人,但是也不能不加防备,任由那些小人横行。

如果天下的君子都不加防备的话,那么这个天下就是小人的了,就不会有人再强调做君子的重要性了。

所谓&ldo;人心隔肚皮&rdo;,这个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的,特别是人,最难猜测的就是人心。

单单从表面上,我们根本难以判断一个人想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人。

即使是个君子,我们也难以保证他不会在某种原因和诱惑的驱使下加害自己。

因此,在与人相交的过程中,我们不可缺少防人之心。

如果我们见到一个人,随随便便聊上几句,就倾心接纳,那么很有可能会吃大亏。

我们首先不起害人之心,然后再有防备之心,必然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春秋时期除了几个较大的国家之外,还存在一些很小的国家。

在楚国的周边就有蔡国和息国。

野心勃勃的楚国早就想吞并这两个小国,但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借口。

突然有一天息国遣使者前来,希望楚国能够出兵帮助自己讨伐蔡国。

这两个国家本来关系很好,只是有一次,息侯的夫人路过蔡国,蔡侯在招待息侯夫人的时候很没礼貌,这一下惹怒了息侯,他决定派兵攻打蔡国,而他的实力又不足,因此才请求楚国出兵。

这一下正中楚国的下怀,正好可以一举将这两个国家一起消灭。

于是楚王对使者说:&ldo;好吧,以后楚国就是息国的朋友,我会非常乐意帮忙的。

相邻小说
山神捉鬼直播间  我说参同契  团宠的玄学大佬飒爆了  穿书后大佬每天都在崩剧情  农女医香  文娱盛世:只想当咸鱼  公主为妻记  全知读者视角  我只喜欢你的剑法呀  祝由天师  毛球饲养守则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恐怖女王[快穿]  在他心尖纵火  黑化状元郎是我前夫  妖孽国师滚边去  我作精,别凑合了  潜婚蜜爱,总裁先生很温柔  人前躲你人后盼你  追妻火葬场失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