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14章

罗大舌头说:&ldo;营长同志您太小瞧人了,别说开枪,我罗大舌头连英国皇家空军的蚊式都开过,我看你们这不是有五六式半自动吗,借我搂几枪成不成?当然要是有条步冲合一的六三式全自动,那就更好了。

&rdo;

穆营长把脸一绷:&ldo;你这还没得着寸,咋就先进上尺了?&rdo;本来不想答应,但考古队也都是上边派下来开展工作的同志,他又不想得罪这些人,便出了个难题:&ldo;咋球搞的,还跟我这吹上了,那英国的蚊子你也能开?正好我这有把手枪刚拆散了,你们要是能在两分钟之内给它重新装好,我立刻发给你们枪支弹药,可要是装不上,那就啥球话都也别说了,该从哪来,就回哪去。

&rdo;

缅甸兵工厂就能生产仿造的五四式军用手枪,当年司马灰和罗大舌头都曾用过,他们参加缅共人民军特务连数年,何止身经百战,一天到晚枪不离手,都练就了一身&ldo;十步装枪&rdo;的本事,比如在山里宿营时拆开手枪保养,这时候敌人突然围攻上来了,那就得立刻用衣服兜起手枪零件,边跑边组装,跑出十步,手里的枪支就必须能够做到搂火击发,所以罗大舌头根本没把规定多少时间放在心上,他将五四式零件划拉过来,三下五除二就给装上了。

穆营长甚至还没来得及看表,心中很是惊讶:&ldo;咋球搞的?&rdo;他不能食言,只好给找了几条当地牧民们打黄羊的猎枪。

司马灰一看连连摇头,这大都是由当年缴获土匪的老式步枪改装而成,有的膛线都磨平了,有的准星又不知道跑哪去的,便对穆营长说:&ldo;这种老掉牙的家伙,都不是近代土匪用的,大概还是十月革命后,逃窜流亡到新疆地区的白俄乱兵所留,比我们考古队的宋地球岁数都大,根本没法使了,子弹也不好找,能不能给提供现役的制式武器?&rdo;

穆营长却一口拒绝,他说这件事可没商量的余地,现在已经是破例了,那片荒漠的纵深区域,就连当年的土匪马贼都不敢冒险进入,几百里内半个鬼影也见不到,根本不需要全体成员都配带武器,我和通讯班长带上枪,只不过是为了有备无患,你们普通队员能做到防身自卫就足够了。

司马灰和罗大舌头无可奈何,心想:&ldo;哪怕带条烧火棍子,也总好过捏着两只拳头。

&rdo;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挑了两条老式火铳般的&ldo;撞针步枪&rdo;,用的子弹还都是无烟火药,各处都找遍了才翻出二十几发,至于能否正常使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转天黎明,当第一缕晨光撒向屯垦农场的时候,从牧区调来的三名向导,牵了大队驼马,背上水粮和各种装备,带着众人进入戈壁,他们首先要前往库鲁克沙漠边缘,会合来自克拉玛依油田的物探分队,然后共同穿越&ldo;大沙坂&rdo;。

前几天所走的路程,大多是地势平缓的大漠戈壁,偶尔会遇到几片盐滩,由于常年遭到漠北寒风侵袭,那些黑灰色的干涸盐沼硬壳,都被细沙打磨得光滑如镜,踩踏上去&ldo;吱吱&rdo;作响,使人陡增颠簸跋涉之苦。

站在这无垠的旱地上举目四望,周围单调沉寂的环境没有多少变化,到处都荒凉得令人感到窒息,如果有谁失踪在里边,可能就像一滴水落在灼热的沙漠中,顷刻间便会蒸发得无影无踪,再也无从找寻。

但司马灰听宋地球所言,就在这片毫无生命迹象的荒漠中,曾经孕育过璀灿辉煌的古老文化,那些昌盛显赫的古国,曾经神话般的存在,又神话般的泯灭,就像是开到荼縻的花,悄然凋谢在了&ldo;时间的尽头&rdo;。

第三话荒漠

众人跟着驼队,行走在浩瀚的荒漠中,面对一望无际的空旷戈壁,仿佛世间万物都已不复存在,天地尽头只剩下旱海茫茫。

这一路上追风走尘,乏了裹着毡筒子倒在驼马旁边睡觉,饿了喝盐水啃干饼子,白天荒漠里的气温高达四十多度,灼热的气浪能把人给烤干了,实在耐不住酷热的时候,就缩在沙丘土堆后的阴影里暂作歇息,入夜后则是温度骤降,又冻得手僵脚木,肺管子发麻脑浆生疼,也说不尽这许多艰苦卓绝之处。

五天后,驼队终于成功穿过戈壁,接近了险恶异常的&ldo;大沙坂&rdo;边缘,地形地貌也开始逐渐出现了变化,这里的沙漠分布并不均匀,沙子浅的地方才不过几公分厚,底下都是坚硬的土层,由于受到漠北寒风切割,呈南北方向分布着大量&ldo;沙沟、沙谷、沙斗&rdo;。

此时恰好行到破晓时分,血染般的太阳开始从身后冉冉上升,东面的地平线仿佛被撕扯开一条鲜红的伤口,浩瀚辽阔的荒漠尽头,显现出一片凸出物,看轮廓应当是绵延起伏的沙丘,孤零零矗立在空寂的大漠中,可随着驼队越走越近,就见在满天红霞的映she之下,那些坎坷起伏的土丘和沙山,仿佛蒙上了一抹绚丽的金漆,在众人面前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巍峨城池,恍若西域古国繁华的身影重现人间,呈现出一种海市蜃楼般凄美绝伦的幻象。

正当众人看得出神,背着猎枪的向导突然喝止驼队,告诉宋地球,再往前就进&ldo;黑龙堆&rdo;了,那一带风灾鬼难多发,到处昏天黑地,八级大风昼夜不停,即使白天都看不清路,别说车辆开不进去,就连驼马也很容易受惊,而且骆驼体重,一旦踩塌了沙壳子,失足掉进沟谷流沙里就没命了,所以只能将探险队送到此地,不敢继续向前走了。

司马灰等人见状,只好卸下装备和水粮,那三名牧区来的向导当即与众人挥手道别,径自驱动驼马掉头折返,余下以宋地球为首的六个人则准备徒步行进,便在原地重新整理行囊。

他们每人都有个帆布背包,毡筒子卷起来绑在上边,旁边挂着猎刀、水壶、长绳,干粮大约能吃五六天,无线连的通讯班长刘江河,还要额外背负一部&ldo;光学无线电&rdo;,回程之际可以利用它寻求支援。

按照既定方案,宋选农将要带领这个小组,前往大沙坂边缘,与从克拉玛依油田调来的钻探、物探分队会合,其中有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负责寻找苏联人留在地底的重型钻掘设备,并获取岩心样本,探险队主要的补给和装备物资,都是由这两支分队负责携带,双方汇合后,仍将由宋地球统一指挥。

宋地球等人从三十四团屯垦农场出发之后,一直试图与克拉玛依钻探分队保持着无线电通讯联络,可大概是由于风沙中含有大量盐尘的干扰,使得电波信号极不稳定,最后收到的讯息是&ldo;钻探分队已于两天前抵达了既定区域&rdo;。

宋地球见驼队已经去得远了,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在大漠戈壁考察古迹的经历,对司马灰感叹道:&ldo;这次咱们之所以能够顺利穿越茫茫戈壁,多亏了有向导和驼队,当年我和几个同志来此勘察鄯善国古都圩泥城,就是在这片戈壁荒滩中迷了路,那情形真是可怕,断油断水,车辆和电台也都坏了,四周全是一望千里的龟裂旱地,别说是徒步行走,就是插上翅膀的鸟雀也飞不出去。

当时我看见天上有个很小的黑点,似乎是有什么飞禽经过,直到离近了才看清楚是只小麻雀,可能这只麻雀飞进大戈壁之后就懵了,冒着四五十度的高温,想找个有阴影的地方落脚都找不到,那时候出于求生之本能,它也不知道怕人了,直接朝着我飞了过来,刚扑在我脚边的影子里就再也不能动了,我把水壶里的最后几滴水,都喂给了这只将死的麻雀,可还是没能救活它,生命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向来就是如此脆弱……&rdo;

此时众人整理好了装备,开始徒步前行,宋地球一边走,一边继续对司马灰唠叨:&ldo;唐书称这古丝绸之路上最危险的两片区域,一是白龙滩,二是黑龙堆,从古以来既是热风、恶鬼出没之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人畜皆不敢过,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可并不都是虚构夸大之言啊。

&rdo;

司马灰听得不解:&ldo;风灾应当是指风沙带来的自然灾害,可鬼难又指什么?是说那片荒无人踪的沙漠里有鬼吗?&rdo;因为在以往的古老记载中,一旦形容起荒漠里的恐怖与危险,总是少不了要提到&ldo;热风、恶鬼&rdo;,或是&ldo;风灾、鬼难&rdo;之类的词汇,听说骆马之类的大牲口眼净,能够以目见鬼,走进&ldo;大沙坂&rdo;便会平白无故地受惊发狂,根本收拢不住,很容易跑散。

难道驼马果真能够在沙漠里看到一些人眼看不到的东西?

宋地球突然被司马灰问起此事,一时间也很难给出准确答案:&ldo;鬼难……此类事件在历史上没有确凿记载,还真是不易阐述明白,以我个人的理解,大概是古代对于某些超常规现象的称谓。

&rdo;他想了想觉得这也不算是什么理论,便举出一件事例:以前在江苏义县的山里,有座&ldo;星星庙&rdo;,大概是清朝末年建造的,一年到头香火不断。

为什么要叫&ldo;星星庙&rdo;呢?据说是因为庙里供着块&ldo;陨石&rdo;。

1953年大炼钢铁,家家户户捐铜献铁,造枪造炮造飞机,支援抗美援朝。

当时有人说陨石里含有金属成份,就要把庙拆了,挖出埋在土里的&ldo;陨石&rdo;,可当地老百姓迷信思想非常严重,给施工制造了很多阻碍。

上级就派宋地球带工作组前去调查走访,他们到乡里四处打听,问那些上岁数的老人,才知道原来当地人认为那块&ldo;陨石&rdo;里头有东西,可能是某种成了精得了道的仙家。

但这怎么可能呢?再走访下去,事情就传得越来越邪了,甚至有许多目击者,信誓旦旦地证实亲眼看到过在那块陨石里有&ldo;死人&rdo;,而且还不止一个,是一大一小,那可不敢惊动啊,谁要惊动它们谁真是活腻了自找麻烦。

相邻小说
[家教同人]被十代目拒绝以后  死亡循环2门岭怪谈  绝色毒妃:冷面寒王傲娇宠  予你星光璀璨  在狩梦猎场里倍受宠爱  总裁是个受  重生小饭馆[藏剑]  死亡循环1  特别调查组[刑侦]  狱中人  继承道观后我成了顶流  (重生)贪心  逍遥梦路  穿书后和渣攻的白月光结婚了[娱乐圈]  大唐悬疑录1:兰亭序密码  反派上位之绿茶影帝篇[快穿]  谜踪之国4幽潜重泉  扑倒与被扑倒[娱乐圈]  阴森一夏  作精娇妻穿八零,病态厂长请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