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如春小说网

第44章

晁错的话很有些夸张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政客本性,为达到目的不计手段,可谓狡诈。

其实这时候的齐国早就不是汉初的齐国,早已分裂为齐、济北、菑川、胶东、胶西、济南六个国家,所辖国土比当年的齐国小多了,六国各自为政,实力大减。

楚国只有三十六个城邑,这还不包括那些位于楚国境内的列侯封邑,实际上也远不到晁错所说的四十个城邑。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当时天下所有诸侯王的土地加起来,按照胶西王群臣的分析,也不过仅占汉朝面积的五分之一,不可三家就能占到二分之一。

可以说,晁错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采取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至于晁错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则有向皇帝表忠心的因素,二则有博取政治资本的因素。

三则,当然,也有可能他觉得废除诸侯王制度,确实有益于天下苍生。

说起来,这世上专制制度的发展,都和奴才们自觉的忠心有关。

有时独裁者根本想不到的统治绝招,往往有奴才们主动想好了,给独裁者奉上。

商鞅不是奴才吗,吴起不是奴才吗,韩非不是奴才吗?呕心沥血给主子献策,最后却死在主子刀下。

奴才们必须清楚,等到他们忠心爱戴的独裁者主子把异己分子消灭光之后,也就轮到了他自己,但那时已经没有人能救他了。

这就叫&ldo;作法自毙&rdo;。

秦国的商鞅,首先建立了残酷的法家政治,后来他自己被秦王通缉出逃,逃到一个旅馆,欲歇宿一夜再跑,不想旅馆问他要身份证,理由是:&ldo;商君之法,没有身份证的,各旅店一律不许留宿,发现可疑人立刻报警,否则连坐。

&rdo;商鞅只能哀叹:&ldo;老子制定的法律,竟然害死了老子自己。

&rdo;文革时,一些文痞的表演和害人伎俩,估计也很多是他们的主子所想不到的,都是类似于商鞅和晁错的表演。

《汉书》的作者班固对于晁错的表演,是持认可态度的,因为他是东汉人,大一统的专制君主制已经建立,他没有表示异议的权力。

而成熟的专制君主制,也是一直伴随着他成长的,就像人入了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他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可悲。

但《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对晁错的表演却颇有微辞,在赞语里评价说:&ldo;晁错擅权,对政事多所变更。

七国举兵的时候,晁错不好好谋划退兵之策,反而想因此杀袁盎以报私仇,弄得自己被杀。

谚语里说&lso;变古乱常,不死则亡&rso;,这就是说晁错的罢。

&rdo;而班固的评语却是:&ldo;晁错一心想着为国家的长远谋划,从来不考虑自己。

最后遭到族诛的待遇,真是忠心耿耿,可惜啊!

&rdo;

很显然,作为去古未远的司马迁对君主专制的大一统政体并不欣赏,他欣赏的是以前的封建制度,因为封建制度下,皇帝受到诸侯王势力的掣肘,而不能为所欲为,个人不需要直接赤裸裸地面对专制朝廷的挤压,也因此能保留更大的自由空间,这和西方国家的联邦制大国是有着相似之处的,层累的宗法制度构成了级级的分权,君主之下的大夫和公族有不可小觑的私家武装,所以正如亚当&iddot;斯密所说:&ldo;封建制度是民主的重要保证。

&rdo;司马迁曾经深刻感受到专制对自己的戕害,所以对晁错的行为不能不抱着批判态度。

总之,因为晁错一向以善辩闻名,死的也能说成活的,刘启觉得他都言之有理,刘濞的儿子是被自己打死的,自己作为皇储,打死他一个儿子,算得了什么?他竟然因此怀恨在心,这他妈的算什么?他决定立刻解决这件事,晁错说得对啊,诸侯王坐大,是汉朝的心腹大患,将来必定会造反。

这场风波迟早要来,是汉朝的大气候和诸侯王自己的小气候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晚来不如早来。

是彻底解决这件事的时候了。

三年的十月冬天,新年。

相邻小说
上镜  神医狂妃之妖孽王爷惹不起  和相恋三年的男友分手后  港综:从拜师鬼王达开始  人面桃花笑春风  咱们冥婚吧  今天我有O了吗  还能离咋地  折梦新娘  神鬼不犯罪  泡沫  主宰  师尊想跑路  半夜说鬼  丰臣家的人们  重生后我和死对头协议结婚  青梅煮酒话西汉:楚汉争霸  秀爷渡劫失败后[星际]  论对家的药用价值[娱乐圈]  我的笑分你一半[娱乐圈]